本想把題目擬為苗寨悠悠記,,顧名思義就是慢慢悠悠品苗族村寨的意思,,怎奈因行程的問題,,只能走馬觀花了,雖為遺憾,,但對少數(shù)民族有著極大好奇心的我來說,半天時間也足以讓我撲捉到點什么……
從柳州驅(qū)車2個半小時到達(dá)融水苗族自治縣,,一進縣城民族氣息便撲面而來:縣城感覺不太大,,道路也不太寬敞,但道路兩旁的商鋪卻不少,,樓體上到處都是布滿苗族元素的裝飾,,對于我們這些漢族人來說,真是有一種異樣的感覺,,煞是好看(暫且用這樣的字眼來形容),。馬路上人車熙熙攘攘、川流不息,,路邊有許多穿著民族衣服的鄉(xiāng)下人挑著擔(dān)子在叫賣,,有羊、有鴨,、有瞪著眼睛昂首挺胸的大公雞和性感的花母雞,、還有各種各樣的叫不上名字的蔬菜……更有摩托車在其中竄來竄去,好一派熱鬧的市井圖,,讓人目不暇接,。
(, 下載次數(shù): 55)
盡管這樣的景象足夠吸引我,但目的地不是這里,,只能隔隔車窗過過眼癮了,。
以我的感覺,從縣城到村寨也就10到20分鐘的樣子,,但聽當(dāng)?shù)厝苏f少數(shù)民族大多住在大山里 ,,結(jié)果經(jīng)過一個半多小時才終于到達(dá)了目的地——雨卜苗寨。
一下車,,首先映入眼簾是寫著雨卜苗寨風(fēng)情的寨門和體現(xiàn)民族氣息特征的風(fēng)雨橋,,我異常的興奮又有些恍惚:難道真到了大山深處的少數(shù)民族居住地?看看我同行的人們,,我確定了,。領(lǐng)我們?nèi)サ娜苏f,,這還不算什么,真正原生態(tài)的還要往山上走,,果然,,沿著蜿蜒的小土路一直往上前行,大約走到半山腰時,,一些灰土土的吊腳樓陸陸續(xù)續(xù)出現(xiàn)在眼前,,剎那間仿佛時間穿越到了以前的原始部落讓人不敢相信......
因為木樓都是建在半山腰上,所以下面都要用樹木桿子支起一層樓的高度再用衫木(杉木防水)往上搭建,,為的是有一個平面再就是為了隔潮和防止蟲蛇,,一層養(yǎng)雞養(yǎng)豬放些采禾工具什么的,二層住人,,樓梯,、屋和屋之間全是木板搭建,屋沿的四個角向上向外翹起,,屋頂?shù)耐咂m然是灰色的,,但邊緣卻是白色的線條,于沉悶中顯現(xiàn)出一絲的清新,、別致和古典,,這些木樓年代已久但以現(xiàn)在的視角看,我還是不得不佩服勤勞的苗家人的獨特感覺力,,它古樸的美麗讓人可以流淚……
(, 下載次數(shù): 55)
吊腳樓看起來透鳳剎氣的真不知道苗家人是怎么御寒的,,還有那些用樹木桿子支起木樓的承重柱要我看一個大力士足以一腳摧毀,但她們能世世代代沿襲下來對我們來說真是個迷,。這些吊腳樓一個挨著一個,,不規(guī)則地排序,錯落有致,,雖然這些保留完好的吊腳樓非常陳舊,,但從藝術(shù)的角度來看,她簡直太美了,,美得令人窒息,,不管從哪個角度看都是一幅極美的油畫,于是手機,、相機咔嚓咔嚓個不停,,唯恐漏掉每一個景象,和前面縣城的民族氣息相比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我覺得人生如果能夠看到你最想看的東西,,也不枉為一生,至少對我來說是這樣的,。這個寨子不算大,,半天時間足以看完,,但對我這個愿一探究竟的人來說卻遠(yuǎn)遠(yuǎn)不夠。我在寨子里,,東瞧瞧西望望,,好像永遠(yuǎn)滿足不了我對吊腳樓的好奇心,木樓上的苗族大嫂(不知是不是這樣稱呼)看到我熱情跟我打招呼,,問我想不想穿她們的民族衣服,我說當(dāng)然想啊,,于是她招呼我上她的木樓,,我說怎么上啊,近距離看木樓還挺高,,她告訴我從我所在方向的另一面上,,于是我順著窄窄的木樓梯上了二層,屋里黑呼呼的,,不好意思看仔細(xì),,感覺陳設(shè)很簡單,但苗家大嫂很熱情,,很快拿來了衣服給我穿上,,說我穿的比她好看,可在我看來淳樸善良的苗家大嫂與這環(huán)境渾然一體才是最美的,。正當(dāng)我興致勃勃的時候,,同行的朋友催我了,我匆忙和她照了合像,。苗家大嫂很純樸沒和我索出點什么,,但我一直后悔由于走的匆忙沒給人家交換個禮物什么的,同行的人都說,,這麼多人沒有一個人有你這個待遇,,我美滋滋的含笑不語。
晚上吃完苗家的美食后,,看苗族人著盛裝表演,,苗家人能歌善舞,和她們一比,,自認(rèn)為有著民族情節(jié)的我在和她們互動跳舞的時候竟顯得有些笨手笨腳,,盡管這樣始終沒有影響我和她們跳舞的興致,以至于有些樂不思蜀,,連和苗家人跳舞的照片都忘了拍了,,實為遺憾。難怪家人稹怪:這麼多天連個電話都不打,,是啊,,這僅僅是這些天里的其中的一個小片段,,每天都有新奇的東西在吸引著你,叫你怎么能不忘掉一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