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論壇-煙臺社區(qū)
標題: 瞞著父母,我告別了“編制” [打印本頁]
作者: 靈魂深處有人家 時間: 2017-2-21 23:10
標題: 瞞著父母,,我告別了“編制”
本帖最后由 靈魂深處有人家 于 2017-2-21 23:10 編輯
文 | 程一
1.
年夜飯桌上,,父母照例問起我的工作,“還常出差嗎”“都去些什么地方啊”“累嗎”,?
我低頭吃飯,,搪塞應對,。
“不累啦,干的活也挺輕松的”。
我始終沒有將已經(jīng)辭職的事情向他們坦誠,。幾個月前,,我曾嘗試探過他們的口風,描述了我的意向——從一個穩(wěn)定的事業(yè)單位請辭,,去一個更貼合志趣的市場化公司,。我剖析了利弊,作了長串陳述,,母親被說暈了頭:“好了,,你自己拿主意吧”。
但第二天一早,,父親就偷偷打來電話:“你媽昨天一晚上沒睡著,擔心得呀,,你還是不要辭職了”“你是女孩家,,我們不求什么,就希望你安安穩(wěn)穩(wěn)的”,。
我不再解釋什么,。當時就打定主意,對他們暫做隱瞞,,假稱我還做著一份能讓他們放心的工作,。
2.
等到辭職的事逐漸提上了日程,我開始不止一次聽到“你是女孩”的推辭,。
“如果你是男的,,你要出去闖蕩,我不會攔你,。但你是女孩,,跳出去了,以后都會很漂泊,,你的父母會放心嗎,?”
一個主事的男領導勸我。
“其實你也要想想,,離開了事業(yè)單位,,找對象可能就難了,對方也要考慮女孩的單位性質(zhì),�,!�
一個年長一輪的女同事對我說。
在他們的立場,,這些話貼己也周全,。他們用長幾歲的閱歷對我好言相勸。我很感激這份好意,但在心里,,對此并不認同,。
在進行這些談話前,我已經(jīng)考慮了很久,。一遍遍地想,,什么是我所求的幸福,人生的道路要往何處去,,以及在此前的工作中,,我為什么會不開心。
最后一個問題,,要究因,,并不難,和許多想跳出體制的人的原因大體一樣——對職業(yè)有所寄,,個體的熱切不敵巋然不動的體制,,難以消解怨忿情緒,只好自己逃將出去,。
但他們所言的“父母的擔心”,,卻戳到了心窩里。遞了辭呈等待答復的過程中,,我非常焦心,,輾轉(zhuǎn)反側(cè),一次次直面自己的內(nèi)心,,追問要如何權(quán)衡個體的自由和對父母的責任,。
我是貧寒出身,從小獨立自主,,苦讀應試,,有機會上了大學,長線求學,,在國內(nèi)某大城市覓到了一份常人眼中的“好工作”,。
如果命運軌跡如常,接下來要排上日程的應該是找對象,、結(jié)婚,、生子。
但我所事的是一份寫字的工作,。讀書人不識好歹,,總擺脫不了一份濟世或留名的焦慮。開始是想在體制內(nèi)施展心志,,但遭了幾盆冷水,,有點心灰意冷,,人也不大開心。
怎么辦,?或者調(diào)適心態(tài),,另有所寄,或者另覓他路,。
我思慮幾遭,,選擇了后者。
等到最終吃了秤砣,,也打定主意向父母隱瞞,。我心疼他們,從來是報喜不報憂,。我還沒成家,,對于他們,這種狀態(tài)始終像漂著一樣,。如果直陳新工作的高強度,、快節(jié)奏,他們免不了牽腸掛肚,。
而他們要憂心的事情已經(jīng)太多。
3.
體制是什么,?我需要它嗎,?
我不想在莽撞的情感沖動中草率作決定。在考慮辭職時,,我收集了各種信息,,來幫助自己分析利弊。
體制提供的首先是體面,,比起年輕一輩,,父母輩更易被它說服。在他們的認知里,,這類世人眼里的好工作,,背后藏著權(quán)力和資源,一改貧寒子弟出身,。在鄉(xiāng)鄰的邏輯中,,它也足以等同于讀書郎多年求學能得到的“好功名”。
再是安全感,。游子在外,,父母掛念,國家的鐵飯碗喂著,,比在市場大潮中拼殺覓食,,更易讓他們心安,。
這份安全感可以綿延很久,比如日后的養(yǎng)老,。父母勞碌一生,,他們的樸素想法,是我們不再重復他們的命運,。
我想了幾番,,對各種政策作了了解,比如事業(yè)單位去編制化,、養(yǎng)老金改革,、醫(yī)保改革�,?傮w的判斷,,是一些在父母輩看來穩(wěn)固的東西正在變化,而我也可以做好了承受其間風險的準備,。
我交上辭呈的時候,,我所在的城市房價二度走高。沒買房的年輕人焦惶不安,,不知道未來如何立身,。
這也是推力之一。時代在趨變,,房市如幻,,營生不易,也讓人質(zhì)疑體制的穩(wěn)定能否抵抗如虎的市場,。
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志不在功名,對利祿也無多大興趣,。大學期間多讀了幾本書,,性子隨意,比起外在種種,,我更為看重智識的生活,。
對于我個人,體制的體面和安全感,,似乎并沒有用,。想明白了這一點,思緒理順了大半,。
作者: 靈魂深處有人家 時間: 2017-2-21 23:10
4.
另一小半的紛亂思緒起因于我的性別,。
女性,是不是更需要體制的保護,?
女孩適合安穩(wěn)工作,,論安穩(wěn),,體制內(nèi)單位排在首位;對于女性的生育,,體制內(nèi)單位更為寬厚,;育后照顧孩子,精力失衡,,體制也不會太苛責……
要回答上述問題,,可以找到這些答案。
但細想,,它們背后實為一種性別偏見——到了一定高度,,女性在事業(yè)上的追求就逐漸停步了。
我不認可,。我頗有些女權(quán)傾向,,而這些想法會萌生并成長,是因為我的原生家庭,。
我出生在一個超生家庭——這個家庭為了一胎男兒,,不斷生產(chǎn)女兒。家里家外,,從小遍布著重男輕女的氣氛,。
鄉(xiāng)間更有女兒反哺男孩的固俗。比如在婚嫁事上,,彩禮虛漲,,尋常人家打的如意算盤是——嫁了女兒,領上二三十萬禮金,,給男孩娶親。
我反感這些習俗,,所以大學畢業(yè)后繼續(xù)求學,,考慮工作時,也不想回家,。
對于我,,目見母親因為傳統(tǒng)陋習終生沉陷在養(yǎng)兒育女的泥沼中,再見同輩成長起來的姑娘們,,有人還繼續(xù)面臨著“生男孩”的壓力,,反抗性別權(quán)力的反骨越長越盛。
其中的邏輯是,,我的成長并不安穩(wěn),,內(nèi)心奔突,穩(wěn)固如體制,,也并不能提供予我安全感,。它可能對一個從小生長平順的姑娘更有用,。
在性別視角,我需要體制嗎,?答案為否,。我對自己細作了分析,養(yǎng)活自己的能力不缺,,而對個人成長的心志不曾熄滅,。
而且我始終覺得,一個人的可愛,,在于她自身,,以職業(yè)論,如舊時的門戶見,。若非同路人,,也不必多作交往了。
5.
既然思慮充分了,,為什么不對父母坦誠,?
一是因為在他們有限的見識里,并不易理解我的新工作,。
二是怕添增他們的煩憂,。自由有代價,勞累是其一,,跌宕是其二,。若透露太多,他們怕會擔心得睡不好覺,。
我也怕太負疚,。這幾年以來,責任和自由,,在我心里,,如兩頭猛獸撕扯激烈。
因為家庭龐大,,父母跟前有人照顧,,我可放心遠游。但年過半百的父母還在日夜操勞,,經(jīng)常讓我揪心,。
他們操勞的是家中男兒的終生大事。局地民風長陋俗,,要給男兒娶親,,彩禮加房產(chǎn),所需不菲,。
有的時候我也會在心里會算一筆賬:如果大學畢業(yè),,我就回家嫁作人婦,,給父母一筆禮錢,是否他們就不用這么辛勞,?
我成長在一個性別成見根深蒂固的地方,。即使因為教育和閱歷,我形成了一套迥異于家鄉(xiāng)風俗的性別觀念,,但面對至親,,我再強硬的想法有時也不自覺軟了下來。
對于家庭,,多盡一些責任,,讓自己心安一些吧。在辭職過程中,,我也作了這個決定,。即使我每月給的家用,父母要用于養(yǎng)男大業(yè),。
這也需要工作給我更多的經(jīng)濟回報,。
在一種對性別身份矛盾的心態(tài)中,我任著心中像男兒一般闖蕩的心志,,跳出了體制,。
6.
以上是我跳出體制的故事。
我寫了辭職過程中多方面的思慮,。想說一個意思——對于是否跳出體制,,重要的是權(quán)衡利弊。它和個體的性格,、志向,,甚至家庭,都休戚相關(guān),。要作充分的思慮,,想清楚自己是否適合它。
其中,,我認為最關(guān)鍵的是了解政策和局勢的走向,以及你是否能夠應對可能的變化,。
今天吃過飯,,母親和我閑聊。
“你說你的工作,,以后退休了,,會給你們養(yǎng)老嗎?”
“不一定的,,現(xiàn)在國家也在改,,不知道到我們老的時候會怎么樣,?”
“也是啊,政策變啊變,,以前不讓我們生,,現(xiàn)在又可以了�,!�
心中一陣傷感,。
作者: 貓撲天涯 時間: 2017-2-22 11:59
有些事沒必要跟家里的老人說,他們理解不了,,還給自己徒增煩惱,。
作者: lsyC┢┦∑Л 時間: 2017-2-25 14:34
人各有志,未來的事誰又能說的準呢...為筆者的勇氣喝彩
歡迎光臨 煙臺論壇-煙臺社區(qū) (http://xckxqm.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