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論壇-煙臺社區(qū)
標題: 不會說話這回事,,殺傷力比你想象得大 [打印本頁]
作者: 試試我的新馬甲 時間: 2017-5-24 14:26
標題: 不會說話這回事,殺傷力比你想象得大
本帖最后由 試試我的新馬甲 于 2017-5-24 14:26 編輯
作者:陸JJ
身處職場,,世界上最蛋疼的事情大概就是周五晚上和妹子約好了看電影,,但Boss搞突襲,告訴你下班后先別走,,要開會,。
一堆人擠在通風不暢的會議室里,大眼瞪小眼,。Boss思路不清,,員工只顧各抒己見。時間已過去了2個小時,,會議的進度只推進了四分之一,。
這種“尬會”很眼熟有木有?!
妹子微信問你怎么還沒到,,你說Boss要開會你也沒辦法,。電影開場15分鐘,你連個鬼影子都沒有,。
于是被放鴿子的妹子回復了一個“微笑再見臉”,,美好的周五夜game over。
尬會結束,,已經(jīng)是晚上九點四十分,,你落寞地走在大街上,越想越不爽,,發(fā)了條朋友圈:
上述的場景在職場里非常普遍,無效的工作溝通和低效的工作會議,,堪稱企業(yè)溝通環(huán)節(jié)里的兩塊“結石”,。
有人說,“大會決定小事,,小會決定大事,,不開會決定關鍵事”就是這個理。溝通成了團隊壯大過程中最為常見的成本受損點,。
重要的是,,低效溝通對于個人和企業(yè)的損耗,往往是看不見的,,所以很多職場人都忽視了它的重要性,。
時間都耗費在溝通上了
哪有精力打磨工作?
對企業(yè)而言,,內(nèi)部員工不會溝通會使得公司整體運作效率低下,,項目推進速度緩慢,產(chǎn)值下降,。
對員工來說,,低效溝通也會降低工作愉悅度、順暢度,,員工間的溝通摩擦率如果很高,,甚至會影響公司的整體氛圍,影響公司人才的去留,。
前幾年,,我去廣州一家比較有名的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面試。面試等候區(qū)的隔壁正好是設計部門,,我聽到產(chǎn)品經(jīng)理和UI設計師在溝通,。
在我等候面試的40分鐘里,他們一共對話了5次,但全程基本是雞同鴨講,。
產(chǎn)品經(jīng)理的核心訴求點在于減少頁面元素,,但UI這邊完全沒聽進去。UI這邊反饋的建議是必要的頁面元素不能刪,,不然品牌的調(diào)性立不住,。
他們就這樣搞來搞去,到最后演變成互相指責對方是傻X,。
不會溝通會使得溝通成本變高,,團隊成員之間溝通成本過高,會引發(fā)一個災難:投入溝通的時間成本遠超投入產(chǎn)品研發(fā)的時間成本,。
通俗點說,,你的時間整天用來和產(chǎn)品經(jīng)理撕逼,哪還有精力好好打磨工作內(nèi)容,?
有的辦公室表面看上去熱鬧,,工作一整天討論活躍,但大量雜質(zhì)充斥其間:無用信息,、不相關信息,、情緒化語言、發(fā)散型觀點,、主觀性較強的即興發(fā)揮……
每個人都自我感覺良好,,都覺得自己在職場上奮勇拼搏,自己是電是光是美麗的神話,,自己的idea和suggestion簡直就是送給公司最好的禮物,。
在這熱鬧的溝通中,到底有多少是有用的,?又有多少能在日后轉化為實際價值,?
“我不知道你TM到底想干嘛?,!”
抓住對方核心訴求
兩個人溝通,,一方是信息發(fā)出者,另一方是信息接收者,。
如果你是信息發(fā)出者,,請確保你發(fā)出的信息皆為有效信息。避免贅述,,不要拐彎抹角,。
假如我是一名活動策劃的新人,想向老板申請一筆活動經(jīng)費,。
進老板辦公室,,我可能講了半天講不到點子上,因為很多新人并不善于向老板提要求,尤其是和錢有關的要求,,他們在溝通這件事情上是怯弱的,。
你扭捏了半天,其實就是想向老板要錢,,那就要�,。�
在這次溝通里,,需求點是經(jīng)費,。那你只要解決兩個問題就可以了:
其一,為什么活動需要這筆經(jīng)費,;
其二,,為什么老板一定要給出這筆經(jīng)費。
除此之外,,皆無必要,。
如果你是信息接收者,請確保你是在有效傾聽,。和你溝通的人形形**,,他們說出來的話也帶有各自的情緒,、立場,。
你要做的,就是聽明白他們到底想干嗎,。
比如女朋友對男朋友說:“整天就TM知道打王者榮耀,,你和游戲去過一輩子吧!”女朋友當然不是恨游戲,,她真正想要的就是男友的陪伴,。
比如父母電話里問你在外面吃得好不好,最近忙不忙,。他們的訴求也并非了解你的生活細節(jié),,他們真正的訴求在于,希望你有空能回家看看他們,。
職場里的溝通也是如此,。產(chǎn)品經(jīng)理跟你BB了一大堆,你要能聽懂他的核心訴求點是什么,。
日常對話中,,人們的核心訴求就藏在他們說的話里,并非直接顯現(xiàn),,這就是日常溝通里的“潛語言”,。
達納·卡斯帕森是著名的溝通專家、沖突調(diào)節(jié)專家,她在《解決沖突的關鍵技巧》一書里就提出:
溝通過程中,,人們真正想表達的意思往往不會浮現(xiàn)在字面上,,是為“潛語言”。有效傾聽就是在聽對方的“潛語言”,。從而明確對方的核心需求,。
作者: 試試我的新馬甲 時間: 2017-5-24 14:26
高效溝通正確姿勢
開放心態(tài)
我做編劇這一行,時常會面臨大大小小的劇本討論會,。所謂的劇本討論會,,就是我要把自己寫的劇本或者故事大綱擺在臺面上,聆聽會議上各種人的意見,。
其中會有來自投資人,、制片人、導演,、剪輯,、策劃、責編等各路人士的不同意見,。
我不服氣啊,,憑什么我要聽一些非專業(yè)人士的意見。
像有的投資人,,就是土大款,。有錢,但沒審美,。他們最愛說的話是:“我不是專業(yè)人士啊,,但我講兩句......”
So,劇本討論會上基本就是各種互懟,。
后來公司里一前輩跟我說:“做編劇的,,心態(tài)開放點。投資人有投資人的立場,,制片人有制片人的立場,。
你有和他們懟來懟去的時間,不如想下他們?yōu)槭裁催@樣說,,你的需求點和他們的需求點是否能平衡一下,?”
我才明白,在溝通中互懟是沒有意義的,,開放式心態(tài)是溝通的第一要義,。不然兩個人互不搭理,問題還要不要解決,?
其次,,情緒化是溝通的敵人,。
我是花了很大的代價才明白,溝通的過程中,,如果你把時間投入在情緒的宣泄上,,那就意味著溝通的雙方并沒有把時間投入在“有效信息的交換”上。
時間有限,,你花在這里,,就不能花在那里。
雙方一旦帶著情緒溝通,,那就意味著此次溝通正在走向“無效”,。
很多人生來驕傲,聽到不一樣的意見就開始懟人,。在交流中可能還會帶有刺眼的字句,、攻擊性的語匯......
有的公司開會,甚至就是“甩鍋大會”,。員工互相推卸責任,,熱衷于追究誰對誰錯。
“這個不是我的問題啊,,這不是你負責的么,?”
“這個我知道啊,但是你提前沒跟我溝通好啊,�,!�
“我當時說要那樣做的,你們都說不行,,現(xiàn)在又來怪我,?”
拜托,,優(yōu)秀的員工從來不糾結于誰對誰錯,,他們永遠都在尋找改進的方法。
保持開放,,保持好奇,,才能在溝通中走向勝利。
在溝通這件事情上,,別像個寶寶,,做個真正的大人吧!
作者: haishisl≈≈ 時間: 2017-5-25 23:32
受教…感謝
作者: 騎著白馬找王子 時間: 2017-5-31 14:45
關鍵要弄明白哪些話可以說,,哪些話不能說,。
歡迎光臨 煙臺論壇-煙臺社區(qū) (http://xckxqm.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