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位朋友,做了十多年的幼師,每年新生一來,,她就能看出這些孩子父母的品行,。
我問她緣由,她說:“模仿的人不一樣,,表現(xiàn)就不一樣,。”
孩子都善于模仿,,模仿我們的言行舉止,,模仿我們的脾氣秉性......甚至,模仿一些你根本察覺不到的東西,。
父母如果有以下幾種言行,,需要特別注意,因為那樣很容易帶壞自己的孩子,。
01 喜歡比較
“這個孩子從小就聽話懂事,,哪像你整天的氣我”;
“你看人家樂樂,,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回回考試都是年級第一,再看看你”,;
......
“別人家的孩子”似乎是孩子躲也躲不過的一個隱形**,,總是引爆孩子的情緒點。就算孩子不斷地努力,,超過了老王家的老大,,還有老劉家的老二繼續(xù)與孩子作對。
你對孩子的要求,,更多時候讓孩子聯(lián)想到的不是更加努力做到完美,,而是覺得父母的愛是有條件的,孩子會不開心,、會自卑,、會恐懼。這樣的孩子自然很難成才,。
02 愛給孩子貼標(biāo)簽
“我家的孩子膽子特別小,,我怕他以后受欺負(fù),怎么辦,?”,;
“這孩子怎么總是注意力不集中啊,?這樣以后上學(xué)成績能好嗎,?”;
......
不要跟孩子貼標(biāo)簽,,貼標(biāo)簽容易,,撕下來卻很難,。
貼上的標(biāo)簽,無論是“好”是“壞”,,都會影響一個人的個性意識和自我評價,,結(jié)果往往朝著“標(biāo)簽”所預(yù)示的方向發(fā)展。尤其是對心智尚未健全的孩子,。
在這些標(biāo)簽中容易讓孩子迷失自我:
“媽媽說我太膽小,,我就是膽小啊”;
“老師說我太調(diào)皮,,說我總欺負(fù)別人,,反正我就是這么壞”,;
......
有時候,,并不是孩子膽小、調(diào)皮,,是在你的句句“聲討”中破罐子破摔,,他們才成為了父母口中那樣的孩子。
03 沉迷手機卻忽略了孩子的成長
手機如今綁架了很多家長的生活,,上廁所也要帶著手機,,在廁所一待就是半小時,甚至更長,。
父母因為手機而忽略了孩子,,孩子會感覺到與爸爸媽媽交流是在敷衍自己,自然也不愿與其交流,。親子交流一旦被阻礙,,孩子性格就容易變得孤僻、自閉,。
很多沉溺于游戲世界的孩子,,他們并非想深陷其中,而是被父母“拋棄”,,缺少交流,,被動地推向了虛擬世界。
于是,,你在那里擺弄手機,,孩子也學(xué)著你的樣子看葫蘆畫瓢;你瘋狂的刷微博,、微信,,為了不讓孩子打擾自己,遞給他一部手機,,孩子就只能在游戲里尋找伙伴,。
最終孩子無法自拔,,你把鍋甩給游戲,卻不知是自己的“不陪伴”,,才讓孩子興趣單一,,沒有情調(diào)。
04 言行不一
有的家長常常叮囑孩子上課認(rèn)真聽講,,而自己卻在上班時間和同事,、朋友閑聊;
有的家長常常在孩子放學(xué)后催促他趕緊寫作業(yè),,而自己卻窩在沙發(fā)上玩手機,;
......
這種光說不做,紙上談兵,,很容易給孩子造成內(nèi)心沖突:“父母說我的時候義正言辭,,自己卻說一套,做一套,,那我到底要不要聽,?”
隨著孩子一天一天長大,父母說一套做一套,,也會失去孩子的尊敬,,父母的威嚴(yán)可能隨時坍塌。
05 愛哭窮
很多父母將自己的人生和孩子綁在一起,,好像自己活著就是為了孩子,。
這樣的孩子更苦。一邊被父母的期待捧著,,一邊被父母的訴苦壓著,。常常聽到這樣的話:
“為了給你報這個培訓(xùn)班,我跟你爸爸已經(jīng)基本掏空了錢包,,有幾個月沒有去逛街了,,你還不多考點分?jǐn)?shù)回來,那你對得起我們嗎,?”,;
“我們家就靠你了,你不努力,。我們這么辛苦地活著也沒什么意思”,;
“我就后悔生了你,沒有生你我就不會過得這么辛苦”,;
......
很多時候,,你以為你是說說而已,但是在孩子敏感的心里,,可能就種下了種子,,影響他一輩子,。
跟孩子哭窮,或是讓孩子自己去感受生活的不易,,對孩子而言結(jié)果是完全是不一樣的,。
前者可能讓孩子心生自卑,因為生養(yǎng)自己的父母都如此,,自己的生活怕是會更慘淡無光,。
而后者是孩子主動去感知的,人窮志不短,,這種情況往往會讓孩子產(chǎn)生“沒有傘的孩子努力向前奔跑”的勁頭,,從而堅定“通過努力改變自己的人生”的信念。
06 經(jīng)常吵架
關(guān)系緊張的家庭,,總有一對愛吵架的父母,。在大人眼中看似正常的吵架拌嘴,在孩子幼小的心靈里卻不能被理解,,他們不知道為什么最愛自己的兩個人要像仇人一般相互攻擊,,孩子不能辨別誰是誰非,,更不愿認(rèn)定誰是壞的,。
如果父母是為他的事爭吵,孩子就會顯得很難受,,甚至覺得自己是壞孩子,,在其他小朋友面前顯得低人一等,上課時也會心事重重,,影響學(xué)習(xí)效率,。
07 漠視規(guī)則
圍著餐桌打鬧,在車廂內(nèi)追逐嬉戲,,在公共場合大聲喧嘩.....這樣的“熊孩子”往往都站著一位理直氣壯的“熊家長”,。
他還小,他還不懂事呢,;
你一個大人好意思跟小孩子計較嗎,;
一看你就沒有過孩子,有了孩子你就能理解了,;
如果孩子扔?xùn)|西,、發(fā)脾氣、打擾別人,,他們只會認(rèn)為可能是孩子想睡覺了,,有點煩躁;可能是他心情不好,,想發(fā)泄一下,,可能是他餓了,,著急了...
殊不知,這種漠視規(guī)則的行為,,只會助長孩子再次犯錯,,再次扔?xùn)|西、發(fā)脾氣,、打擾別人,。
歡迎光臨 煙臺論壇-煙臺社區(qū) (http://xckxqm.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