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論壇-煙臺社區(qū)
標題: 煙臺漁人碼頭:解鎖海濱游新玩法 [打印本頁]
作者: 論壇大鵬 時間: 2024-7-19 10:19
標題: 煙臺漁人碼頭:解鎖海濱游新玩法
隨著暑期的來臨,,各地氣溫逐漸升高,,海濱城市旅游的熱度也不斷攀升。而煙臺,,因其北緯37°的地理位置,、最美100公里海岸線的自然條件而備受游客青睞,。
養(yǎng)馬島,、漁人碼頭、煙臺山,、孤獨的鯨……在這條綿長的海岸線上,,旅游資源眾多,處處風景如畫,。昨日,,記者來到了煙臺海昌漁人碼頭,探訪“海濱旅游熱”背后的玄機,。
【觀�,!柯綕O人碼頭
來一次city walk
上午10點的漁人碼頭人流如織。在南側親水碼頭,,很多來來往往的市民游客,,或一家老小,或三五朋友,,提著塑料小桶,、拿著小鏟,時不時地撩水,、俯拾,,不多時寄居蟹、貝殼,、蛤蜊便收入囊中。
沿著2400米的木棧道環(huán)海而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長排的文創(chuàng)集市,。游人們拿起帶有“煙臺”字樣的冰箱貼、徽章愛不釋手,,還有不少游客正在體驗時下流行的漆畫,、簪花。再往前,,陸陸續(xù)續(xù)看到漁人們拿起長桿靜靜等待,,很多年輕人在“千與千尋”同款海上列車、“煙臺海上取景框”等網(wǎng)紅打卡點排起了長隊,。
作為三面環(huán)海的陸連天然小島,,煙臺海昌漁人碼頭依海而生,以“�,!睘轭},,繪就了一副千人千面的海濱旅游“景觀圖”。來自山東臨沂的王女士表示道:“非常喜歡漫步在漁人碼頭的海邊,,既有慢節(jié)奏生活的舒適感,,又有人間煙火氣,,以后有機會還用再來的”。
【玩�,!坑斡[海洋公園
看鯨鯊從頭頂穿行而過
在漁人碼頭的中心位置,,有一座鸚鵡螺形狀的建筑,這便是煙臺海昌鯨鯊海洋公園,。記者走進館里正趕上歡樂劇場表演開始,,海獅可謂是“功夫明星”,一會打排球,、一會投籃球,,還會鼓掌、敬禮,,引得臺下哄堂大笑,。
走出歡樂劇場,依次看到兇猛的鯊魚群,、如煙火般絢爛的水母,、慢悠悠的海龜、海牛等,。在海龜展區(qū),,不少孩子正聚集在臺階上喂食大白菜。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道,,大白菜有豐富的維生素和水分,,可以補充海龜?shù)娜粘 I養(yǎng)所需,又可以和游客產生近距離的互動,。
接下來便來到了煙臺海昌鯨鯊海洋公園的鎮(zhèn)館之寶——鯨鯊展區(qū),。據(jù)悉,全中國僅有三家海洋館能看到鯨鯊,,而海昌鯨鯊海洋公園,,是飼養(yǎng)時間最久、飼養(yǎng)體型最大,、北方地區(qū)唯一飼養(yǎng)鯨鯊的海洋館,。目睹世界上最大的魚類——鯨鯊的龐大身軀,以及鯨鯊喂食時人鯊共舞的罕見景象,,會感嘆海洋之壯闊,、人類之渺小。
【品�,!看岛oL吃海鮮
換一種方式打開夜生活
時間來到了傍晚,,煙臺海昌漁人碼頭的人流不減反增。北側,,有在第二海水浴場,,為了躲避白天日曬而選擇這時來洗海澡的游人,;也有光顧于美食大排檔,品嘗天南海北特色小吃的賓客,。
漁人碼頭的南側,,則聚集著悅港、麗景,、萬盛合等以“魯菜”,、“膠東特色菜”為代表的餐飲門店。還有沿海的857大排檔,、燒烤一條街,,也引得游客爭相打卡。吹著海風,、喝著啤酒,、吃著燒烤,不失為旅游的另一種極致體驗,�,?汕f別錯過漁人碼頭19:30的亮燈時刻,伴隨著燈光全部亮起,,璀璨的燈光在歐式建筑的映襯下熠熠生輝,,頗有“北方小維多利亞灣”的味道。
記者同時獲悉,,煙臺海昌鯨鯊海洋公園,、歡樂海岸游樂場均在暑期延長了營業(yè)時間,開放了夜場,。如果有游客白天的時間不寬裕,,也可以晚上來到煙臺海昌漁人碼頭,看看海洋動物,、坐坐碰碰車,島上也有很多的酒店,、民宿可供選擇,!
【逐海】深耕蔚藍經濟
多條腿走路促旅游“出圈”
由最初的旅游產品,,到后來的“旅游+”產品,,煙臺海昌漁人碼頭為何頻頻火爆“出圈”?景區(qū)負責人向記者透露,,經歷三年疫情,,人們的消費方式和消費心理都在發(fā)生改變,旅游需求點,、旅游人群越來越分化和細化,,看最近的“進淄趕烤”,、“爾濱旅游”等都充分印證了這一點。
而煙臺海昌漁人碼頭,,在立足自身區(qū)位優(yōu)勢和自然資源,,做足看海旅游“基礎課”的同時,不斷豐富多元化業(yè)態(tài),、搭建旅游場景,、深挖文旅融合潛力,以點帶面讓項目更添實力和底氣,。
針對消費降級,,煙臺海昌鯨鯊海洋公園就在暑期推出了9.9元兒童票、200元暑期卡等惠民舉措,;針對體驗升級,,就推出了“哇塞海洋節(jié)”、文創(chuàng)集市,、泡泡大戰(zhàn)等活動,。迎合市場趨勢,滿足游客需求,,以海洋旅游為亮點,,下好全域一盤棋,這便是煙臺海昌漁人碼頭“劈波斬浪”成就旅游高質量發(fā)展的奧秘吧,。
歡迎光臨 煙臺論壇-煙臺社區(qū) (http://xckxqm.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