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注冊,,結(jié)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zhuǎn)社區(qū),。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點這里注冊
x
據(jù)美國《世界日報》報道,,有“小諾貝爾獎”之稱的英特爾科學獎(Intel STS),,當?shù)貢r間15日在美國華盛頓國家建筑博物館宣布最終得獎名單,。來自賓州的華裔學生張麥克(Michael Zhang),,憑借可控方式改變基因組細胞,,并實現(xiàn)有效治療,,獲得全球福祉領域的二等杰出獎章(Second Place Medals of Distinction),并將獲得75000元(美元,,下同)獎金,。
18歲的張麥克來自賓州伯溫(Berwyn),,是當?shù)谻onestoga高中的畢業(yè)班學生。他為哺乳動物細胞中的正交和可編程基因工程,,研究類似病毒的粒子(Design and Assembly of CRISPR/Cas9-based Virus-like Particles for Orthogonal and Programmable Genetic Engineering in Mammalian Cells),,并向目標細胞傳遞可修飾基因,以達到治療的功效,。憑借此一造福人類的研究,,他在15日晚獲得全球福祉領域的二等杰出獎章。
張麥克的研究證明,,類似病毒的粒子可由可控方式,,被用于準確修飾目標細胞的基因組,也為當代基因治療中的一大問題提供一項解決方案,。
事實上,,張麥克不只是翱翔在高精尖科學中的生物醫(yī)學狂人,他也熱衷打網(wǎng)球,,還是學校生物俱樂部的負責人,,同時更主導相關項目以促進STEM學科與藝術領域的合作科研機會。
此外,,張麥克曾是賓州2015年科學奧林匹克(Science Olympiad)的金獎得主,,并擔任高中校報的設計編輯,。未來他希望攻讀醫(yī)學博士(MD)和MBA,為引領生物醫(yī)學創(chuàng)新作出貢獻,。
盡管今年入圍決賽的華裔學生占34%,,但在9名最終獲獎者中,僅張麥克一名華裔學生獲得殊榮,,去年則有3名華裔學生最終得獎,。此次9名得獎人中大多為印度裔,摘得三領域“一等杰出獎章”的獲獎者有兩名女生,,同時也是英特爾科學獎創(chuàng)立75年以來,,首次有超過半數(shù)的決賽入圍者為女性。
英特爾科學獎3月10日至15日在華盛頓舉行決賽,,40名入圍者競爭超過100萬元獎學金,。英特爾科學獎分為基礎研究(Basic Research)、全球福祉(Global Good)和創(chuàng)新(Innovation)3個領域,,設立3枚“一等杰出獎章”(first-place Medals of Distinction),,贏家各得15萬元獎學金;3名二等獎各頒75000元,,3名三等獎各頒35000元獎金,。入圍準決賽的300名學生,每人可獲1000元,,其所在學校也可獲1000元(中國新聞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