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積分
- 656
- 經驗
- 點
- 威望
- 點
- 金錢
- 兩
- 魅力
- 點
- 金幣
- 元
- 性別
- 保密
- 在線時間
- 小時
- 注冊時間
- 2015-4-27
- 最后登錄
- 1970-1-1
|
20樓

樓主 |
發(fā)表于 2015-7-6 17:17
|
只看該作者
| 來自山東
被控制的孩子長不大
或許我們沒有意識到,,作為家長,,我們常常在以“愛”的名義控制寶寶�,?刂茖殞毜慕Y果是,,我們會妨礙他自我成長,導致他將來缺乏主見,,自信心降低,,自我價值感缺乏,過于依賴家長,,不敢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等等,。

實際上,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很多行為都帶有明顯的控制寶寶的傾向,,比如強硬的命令、斥責,、體罰等等,。與此同時,我們的很多控制行為也往往以“愛”的名義來實施,,因此,,它很容易蒙蔽我們的心靈,導致我們很難意識到這種行為有什么不恰當之處,。
要防止我們以“愛”的名義控制寶寶,,就要認清那些被巧妙偽裝的控制行為的真面目,。試著撿拾一下我們的言行。對照一下,,我們的控制行為是否也會以如下的方式巧妙地偽裝出現(xiàn)呢,?
偽裝:我不想讓你受傷!
家長的一些控制行為偽裝得比較巧妙,,常常以“我是擔心你受傷”的形式出現(xiàn),。例如,寶寶看見茶幾上放著一只玻璃杯,,這個裝了水的玻璃杯立刻引起了他的興趣,。于是,他撲過去,,要拿起玻璃杯喝水,。媽媽走過去:“小心,你會把杯子打碎的,�,!睂殞毑宦爧寢尩膭窀妫瑘�(zhí)意要去拿茶幾上的玻璃杯,。媽媽情急之中可能就會呵斥寶寶,,強行從寶寶手里搶走玻璃杯。這類行為披著“愛”的美麗衣裳,,卻殘忍地剝奪了寶寶自我發(fā)展的權利,。
拆除偽裝策略:
實際上,在寶寶成長過程中,,在自我意識和好奇心的驅使下,,他會出現(xiàn)非常多類似的自主性或者探索性的行為,比如,,他可能會對電器發(fā)生興趣,,對自己來做某些事情有著強烈的欲望……此時,如果我們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給他更多自由探索,、自己做主的權力,引導他學習以恰當的方式去規(guī)避危險,,那么,,我們的“愛”就恰到好處,,不僅可以保障寶寶的安全,,還可以保護他自我探索的積極性,提升他的自我價值感,,協(xié)助他成長,。
偽裝:一切都是為你好,!
有時候,家長的控制行為會以“一切都是為你好”的形式出現(xiàn),。因為如此,,就算寶寶因此受了心靈的“傷”,家長也可以很輕松地找到解脫的理由,。例如,,到了睡覺時間了,寶寶一直都在鬧騰,,就是不肯上床睡覺,。當指令失效的時候,家長就可能雙目圓睜,,怒斥寶寶,,甚至給他的小屁股拍上幾下以儆效尤,逼迫他早點入睡,。畢竟,,這是為了讓他睡眠充足,有個更健康的體魄呀,!當然,,“一切都是為你好”還包括大量十分武斷的行為。這些行為以“愛”的名義操控著寶寶,,讓寶寶的自我感覺在我們的呵斥甚至體罰中逐漸瓦解,。
拆除偽裝策略:
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問題,我們都可以尊重寶寶的需求,,允許他以自己的方式去掌控,。如果是原則性的問題,最好不要跟寶寶正面沖突,,而是可以考慮換另外的方式來達到目的,。比如,我們可以給寶寶提供一個選擇(需要提醒的是,,這個選擇的目標一定都是父母內心深處期望的目標),,如果他能自己選擇,就不會有被操控的感覺,,他就會變得比較配合,。如果是原則性的問題,寶寶也不愿意配合,,我們可以采取“溫柔地堅持”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即態(tài)度很堅決,,但是執(zhí)行的方式很溫和而平靜。當寶寶探測到父母的底線,他就會很精明地停留在底線之內,。
偽裝:我來幫你,!
這是一個看起來十分友善的行為模式,但是這種模式的背后隱含了另外一個信息:“你不行,!你做不到,!”最典型的事例是,寶寶在某個階段,,一般是2歲左右,,會有非常強烈的想要自己來做事情的欲望。很多時候,,我們會不由自主地去幫助他,,比如寶寶非要自己系鞋帶,但是他就是系不上,,做家長的難免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于是免不了很迫切地撲過去:“寶寶,,你不會系,,我來幫你吧!”我們可能根本就意識不到,,如此好心的一句話,,竟然會在無意識中將寶寶的自我價值感給貶低了。
拆除偽裝策略:
當寶寶處在自我意識萌芽的階段,,只要是他想要自己去做的事情,,能滿足他要求的,最好盡量滿足,。哪怕我們需要多等待一會兒,,甚至需要忍受他自己做事帶來的一團糟的后果,那都是值得的,。經歷這么一個混亂的階段之后,,我們會發(fā)現(xiàn),寶寶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升,,他變得越來越自信,,越來越快樂,越來越能干,,之后,,作為家長,我們也會越來越省心,。
偽裝:你再……我就……
按說,,家長對寶寶的愛是無條件的,無論什么都改變不了。不過偏偏有些家長喜歡以“你再……我就不愛你了”這樣的說法來控制寶寶,。替代的控制方式還有很多,比如:“你再……我就不喜歡你了,!”“你再……警察叔叔就要來抓你了”“ 你再……大灰狼就來吃你了,!”“你再……我就不給你買冰淇淋”……對于年幼的寶寶來說,他會以為家長是認真的,,于是,,為了防止“就”后面連著的可怕的事件發(fā)生,寶寶就勉強變得乖巧了,。不過,,這種“狼來了”的控制模式很快就會隨著寶寶生活經驗的增長而失去作用,于是,,控制者不得不提高控制的強度來要挾寶寶,。這樣的方式會讓寶寶養(yǎng)成講條件的習慣,或者總是壓制著自己,,來刻意逢迎家長,,又或者導致寶寶無視家長的權威,讓家長徹底威信掃地,。
拆除偽裝策略
一個為了讓別人高興而活著,,凡事都要看人臉色的人是很痛苦的。如果不希望寶寶成為那樣一個人,,我們就需要讓寶寶明白,,我們對他的愛永遠都是無條件的,不會因為時間而改變,,不會因為他做了某些事情而改變,。因此,即便他的某些行為我們不認可,,也要讓他意識到,,我們不能接受的只是他的某個行為,而不是他這個人本身,,他需要改變的也只是某個行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