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jpg (149.87 KB, 下載次數(shù): 1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10-30 14:52 上傳
2
痛苦太多是智慧不夠
老子認為,痛苦源于欲望的放縱,。“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痛苦和煩惱來自不合理的欲望。欲望過盛,,心頭貪念越多,,羈絆越重,痛苦和煩惱也就越多,。
莊子的大智慧在于他能夠將人內心最隱蔽的欲望消除一空,。當世人為了內心的欲望拼命往上擠時,,莊子卻從從容的放下一個又一個欲望的包袱,開始往下走,,名,、利、權,、勢都拋下,,越走越輕,將生命重新歸零,。
倉央嘉措曾說:世間事,,除了生死哪一樁不是閑事。莊子,,連生死大事也看淡了,。莊子妻子死的時候,他不哭不叫,,卻“鼓盆而歌”,,因為在莊子看來,生死都是假象,,我們都在大道中,。
莊子將死,他的弟子想要厚葬他,,莊子則認為“吾以天地為棺廓,,以日月為連壁,星辰為珠璣,,萬物為濟送,,吾葬具豈不備耶”。弟子怕莊子死后,,尸身被鳥獸破壞,,莊子卻說:“在上為鳥鳶食,在下為螻蟻食,,奪彼與此,,何其偏也?”
640.jpg (130.52 KB, 下載次數(shù): 2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10-30 14:53 上傳
生不帶來,,死不帶走,,遑遑光陰數(shù)十載已是上蒼給予我們最好的禮物,又何必要求更多呢,?做人欲望不要太多,,要求不要太高,攀比心不要太重。
莊子在《至樂》中說:“天下有至樂無有哉,?”天下有至樂嗎,?如果有至樂,人們將要做些什么,,依靠什么,?躲避什么,留念什么,?喜歡什么,,憎惡什么?
他說,,在這個社會,,“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貴,、壽、善也,;所樂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聲也,;所下者,,貧賤、夭惡也,;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若不得者,則大憂以懼,,其為形也亦愚哉,!”
富、貴,、壽、善不是快樂的必要條件,。反之,,莊子認為,那些富貴的人不僅不快樂,而且還很苦惱,,很憂愁,。
莊子說:“至樂無樂,至譽無譽,�,!�達到極至的快樂是在內心深處,是沒有表現(xiàn)的,。真正的快樂是與自然相融合,、與天地相感應的樂,真正的榮譽是沒有贊揚,、沒有名輝的榮譽,。這種快樂,并非物質或地位等因素決定,,而是取決于一個人的智慧和境界,。
“看人不順、痛苦太多”這讓茲心想起佛教寺院中的大肚彌勒佛,,一般都配有這樣的對聯(lián):“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笑口常開,,笑世間可笑之人,。” 雖然我們凡人還達不到彌勒佛的境界,,但是時常提醒自己,,痛苦煩惱的根源其實是在自身,這對自我提升是非常有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