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積分
- 7678
- 經(jīng)驗
- 點
- 威望
- 點
- 金錢
- 兩
- 魅力
- 點
- 金幣
- 元
- 性別
- 保密
- 在線時間
- 小時
- 注冊時間
- 2014-1-9
- 最后登錄
- 1970-1-1
|
馬上注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zhuǎn)社區(qū)。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點這里注冊
x
這天到朋友家作客,,還沒進門就聽見5歲楠楠的吵鬧聲:“我不要我不要,!”原來是媽媽為了讓楠楠接受白開水,在勸說楠楠喝白開水,。經(jīng)過勸說的楠楠強忍著吞了一口后,,隨即將白開水連同食物一起嘔吐了出來。
對于這個兒子,,楠楠媽可是絞盡了腦汁,,因為楠楠非常抗拒喝白開水,,按照楠楠的說法是:“一看見白開水就想嘔吐,!”
楠楠只接受飲料和濃湯,淡湯還不行,。兒童經(jīng)常不喝白開水是不行的,,會危害身體的發(fā)育和成長。楠楠在一次發(fā)高燒因為拒絕喝水而休克,,后來搶救回來,,仍舊非常抗拒喝白開水,。心理醫(yī)生的解釋是,,這是被強迫過度的結果。
楠楠媽回憶楠楠小時候,,因為喝奶粉經(jīng)常上火,所以會看著時間給小楠楠喂水,,后來楠楠到了一歲多,,不知怎么的就抗拒喝水了,還經(jīng)常便秘,,楠楠的外婆給孩子規(guī)定,,每天晨起一定要喝一小杯水,然后隔著奶和輔食每天至少要喝6小杯水,。
外婆責任感很強,,每當楠楠上火便秘都要自我責備一番,然后第二天更加嚴厲地要求楠楠喝開水,,少了一杯都不行,,即使到晚上睡覺前無論如何都要補上。
mp39889769_1446699629158_3_th.jpeg (52.29 KB, 下載次數(shù): 1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1-6 20:16 上傳
有時候楠楠拒絕喝水,,外婆就想方設法哄,,比如食物引誘,,有時候外婆沒耐心了,就威脅說:“再不喝水我把你丟下樓,!”,,平時家里來客人,外婆總是數(shù)落:“看最差勁就是楠楠了,,不喝水臉上長麻子,,長大當丑八怪!”
一次楠楠因為偷偷將嘴里的開水吐掉被外婆發(fā)現(xiàn),,憤怒的外婆懲罰楠楠一定要重新喝一杯水才能吃飯,,否則不能吃。當有了選擇,,楠楠選擇了既不喝水,、也不吃飯,結果楠楠被生氣的外婆打了一頓關進房間,,到了半夜被楠楠媽發(fā)現(xiàn)發(fā)起了高燒,,從此楠楠每次看到白開水都要反胃。
喝水是解渴的,,是自然而然的生理需求,,當孩子把喝水變成了一項任務,甚至被不斷強迫喝水后,,那么喝水就變成了一種痛苦,,甚至是噩夢。楠楠在三歲那年不斷地做著各種喝水的噩夢,,因為精神衰弱不得不送到醫(yī)院治療,。
楠楠媽將外婆勸說回老家,楠楠的喝水噩夢消失了,,但孩子仍舊非�,?咕芎劝组_水,長期的壓力和恐懼已經(jīng)在楠楠的小心靈烙下了陰影,,怎么也驅(qū)散不掉,。心理醫(yī)生的警告是:“不能再強迫,否則會害孩子一輩子,!”
mp39889769_1446699629158_4.jpeg (28.09 KB, 下載次數(shù): 2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1-6 20:16 上傳
沒有哪個孩子天生會抗拒喝水,。胎兒在媽媽子宮的羊水里浸泡了10個月,每天吞吐羊水,,也沒見哪個新生兒出生后對“水”反感,,反而對伸給他們裝著溫水的奶瓶吮吸不停,那是因為他們在媽媽的子宮內(nèi)是自由自在的,沒有人監(jiān)督,、也沒有人強迫他們必須每天吞吐多少,,所以他們沒有任何的精神顧慮。
當我們的孩子出生后,,大人以自己內(nèi)心的標準,,不惜通過威迫利誘強迫孩子喝水,有些大人甚至到了病態(tài)的地步——孩子不喝水,,大人心里不舒坦,,當千方百計讓孩子喝了一杯水,大人的內(nèi)心才無比的舒暢,。到底讓孩子喝水是為了孩子,,還是為了大人的感覺呢?
提醒那些經(jīng)常習慣強迫孩子喝水的大人:人體缺水會導致死亡,,當孩子感覺到口渴了,,自主尋找水源是生物界的共性。所以你要做的就是提供像子宮內(nèi)的自由環(huán)境——將涼開水,、溫水放在孩子可以觸及的地方,,孩子口渴了自然會喝。當你認為孩子需要多喝水時,,最好選擇建議的方式而不是強迫,。
沒有人喜歡被強迫!將心比心,,如果你被強迫每天反復看一次一部自己曾經(jīng)非常喜愛的電影,,直至厭倦了還被強迫,這難道不是一種煎熬,?即使是多么美味的食物,,當孩子將不愉快的經(jīng)歷跟美味的食物一結合,那么這美食就成了孩子看之反胃的食物,。再好的愛,,如果夾雜著強迫,那么對孩子就變成了傷害,。
強迫孩子吃東西、強迫孩子分享玩具,、強迫孩子打招呼,、強迫孩子穿他們不喜歡的衣服鞋子、強迫孩子背誦英語單詞,、強迫孩子在眾人面前表演,、強迫孩子參加興趣班、強迫只會犁地的牛去爬樹……你還在做這樣的事情嗎?(文章來自幼兒教育專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