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積分
- 15614
- 經驗
- 點
- 威望
- 點
- 金錢
- 兩
- 魅力
- 點
- 金幣
- 元
- 性別
- 保密
- 在線時間
- 小時
- 注冊時間
- 2015-2-28
- 最后登錄
- 1970-1-1
|
馬上注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社區(qū),。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點這里注冊
x
本帖最后由 親子圈 于 2015-6-9 17:24 編輯
最近,,煙臺地區(qū)各大幼兒園開始了防范手足口病的舉措,,更有一批孩子開始陷入發(fā)燒、感冒,、甚至皰疹性咽頰炎的新一輪病毒的水深火熱中,,很多爸爸媽媽面對醫(yī)生開出的各種頭孢等抗生素束手無策,更有少部分家長談虎色變,堅決不給孩子使用抗生素,,那么寶貝生病了該不該用抗生素,,一旦要用,抗生素應該如何使用,,注意什么呢,?我們來聽聽專家怎么說吧!
u=1238699030,1034477981&fm=21&gp=0.jpg (45.92 KB, 下載次數: 2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6-9 17:12 上傳
醫(yī)生在臨床中經常會遇到兩類家長,,一些人非常依賴抗生素,,甚至在帶孩子到醫(yī)院之前就會提前服用抗生素,來“控制病情”,。而另外也有一些人一聽要給孩子吃抗生素就害怕,、抵觸,該用的時候也不用,,或者稍用兩天趕緊停藥,。
抗生素不是萬能靈藥,可也不是洪水猛獸,。為了避免用藥出現偏差,,充分了解抗生素的使用原則和基本概念是父母必要的功課。
先來做一個判斷——
孩子患上上呼吸道感染,,出現發(fā)熱、咳嗽的癥狀,,病情并不嚴重,。
A 選擇抗生素3天好轉。B 堅持對癥,,7天好轉,。
如果讓你選,你會選擇哪一個,?
選A的父母是積極用藥派,。他們希望早用藥早消炎,讓孩子早日康復不受罪,,這無可厚非,。但是,孩子一生病就用抗生素,,這個趨勢卻是對孩子健康的沉重打擊,。我們知道,對成長中的孩子來說,,他們需要有生“小病”的機會,,來促進免疫系統成熟。
所謂的“小病”,是指病況不嚴重的自然感染,,例如流涕,、輕微咳嗽等感冒表現。生小病時,,孩子會感到不適,,疾病好轉慢一些,但卻能激活免疫能力,,孩子體內會產生相應的對抗細菌或病毒的抗體,,能夠預防以后感染的發(fā)生。
反之,,若每次都積極使用抗生素,,就會剝奪感染對免疫系統刺激的機會,免疫系統不能很好地成熟,,也就不會很好地抵御感染,。這也就是越積極給孩子治病,孩子越容易生病的原因,。
抗生素只針對細菌和支原體,、衣原體等非細菌的病菌有效,而不針對病毒感染,,臨床上主要用于嚴重細菌感染,。一般來說,輕度的細菌感染人體可以抵抗,,中到重度可能不能抵抗,,或者會引起更嚴重的感染,我們就用抗生素幫一把,。
● 普通感冒 80%~90%是病毒所致,,抗生素愛莫能助。只有當孩子的癥狀持續(xù)加重,、高熱不退,、白細胞總數或中性粒細胞增高,或并發(fā)中耳炎,、扁桃體炎,、鼻竇炎等明確的細菌感染時,才需要使用抗生素,。最忌諱的是,,一旦呼吸道發(fā)現感染,就選擇抗生素+抗病毒藥物+免疫增強劑,,這樣非常不利于免疫系統成熟,,反而會帶來損傷,。
● 發(fā)燒 發(fā)熱只是癥狀,不是病因,。如果是因為病毒感染所致,,是沒有必要使用抗生素的,更不需要靜脈輸注抗生素,。需要提醒的是,,不要認為靜脈輸液是退熱的有效方法。如果孩子因病毒感染,,使用抗生素反而會造成腸道菌群紊亂,,引起菌群失調,容易出現繼發(fā)細菌感染的可能,。
化驗結果只作參考
孩子是否需要用抗生素,,很多父母過分依賴化驗檢查。確實,,化驗結果可以幫助我們找到病因,,是準確選擇抗生素重要的一步。但是,,治病的診斷是醫(yī)生的工作,,父母更多需要配合而不是自行判斷。醫(yī)生在判斷時首先需要考慮臨床表現,,包括癥狀和體征(醫(yī)生查出來的),、孩子的病史、孩子之前白細胞水平等等,,再結合化驗結果來決定,,化驗僅是輔助檢查。
● 發(fā)燒 血常規(guī)提示白細胞增高一點兒,,同時淋巴細胞高,,并不能說明是細菌感染,。如果血液檢查發(fā)現白細胞超過15,,其中中性粒細胞超過80%,結合臨床表現,、病史等綜合判斷,,醫(yī)生才有可能考慮是細菌感染。
● 腹瀉 孩子腹瀉次數多,,比較嚴重,,是否應服抗生素?事實上用藥與否不取決于大便性狀和排便次數,,而是需要確定腹瀉是否由細菌感染引起,,如果為典型的細菌性腸炎必須服抗生素,。如何確定腹瀉是由細菌感染所致?可綜合臨床表現,、化驗結果等來看,。從外觀上看,細菌性感染的大便有黏液或混有血液,,味道惡臭,。大便常規(guī)可見每高倍視野(HP)含白細胞或膿細胞超過10~15個。
此外,,應該向醫(yī)生詢問正確的用藥方式,。包括:多長間隔吃一次,該吃幾天,,癥狀改善是否可以自行停止服藥,,藥吃完后是否還須返診等,這些問題都該在門診時問清醫(yī)生,。
抗生素使用的3大誤區(qū)
“抗生素不能多吃,,病情一旦穩(wěn)定,立即給孩子停用抗生素,�,!�
事實是:不要擅自決定是否停止使用。
人們在應用抗生素的同時,,細菌也鍛煉了自己的耐藥能力,,如果一次不使其徹底死亡,它們對用過的抗生素就會產生一定的耐藥性,。如此反復傳播,,最終的某個時候,這些細菌對這種抗生素不再敏感,,抗生素也就無法再殺滅細菌了,。
所以,使用抗生素治療細菌感染,,一定要保證足夠的時間,,至少應用5~7天(阿奇霉素具有特殊半衰期,可用3~5天),,把細菌徹底殺死,,避免耐藥細菌的產生。
“越高級,、越貴的抗生素越好用,。”
事實是:越針對性的抗生素越好,。
如果你懷疑細菌感染,,可配合醫(yī)生進行血,、尿或細菌敏感性檢查來確定病因。針對不同細菌感染,,選用作用相對較強的抗生素,,而不是最高級、最貴的抗生素,。
同樣,,不管孩子的癥狀有多相似,如果沒有醫(yī)生的建議,,千萬不要重新使用以前用過的抗生素,。自作主張給孩子開藥的風險是,毀掉好的細菌,,甚至是對免疫系統有用的細菌,,而讓那些耐藥菌大舉進犯。
“用抗生素可以預防合并細菌感染,�,!�
事實是:抗生素在預防感染中沒有任何療效。
現在有一種非常不好的現象,,就是抗生素和抗病毒藥物聯合使用,。看似非常合理,,實際對孩子損害很大,。
正常抵抗力的嬰幼兒患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后,極少會并發(fā)細菌感染,。有些之所以后期合并細菌感染,,是因患病期間密切接觸了細菌感染的病人,比如感冒期間頻繁去看病,、輸液等,。因此,大可不必用抗生素預防細菌感染,。
抗生素使用5提醒
● 抗生素使用一定要慎而又慎,。減少抗生素的使用次數對孩子免疫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幫助。
● 感染后的首要問題是確定感染的病因,。細菌和病毒是感染最常見的病因,,區(qū)別細菌或病毒感染往往至關重要,。
● 嚴重細菌性感染必須遵醫(yī)囑使用抗生素,,否則可能使細菌感染加重,發(fā)展成敗血癥,、腦膜炎更為麻煩,。
● 極少出現細菌和病毒同時感染的情況,,絕大多數情況不需要“抗生素+抗病毒藥”同時使用。
● 看病時學會問醫(yī)生3句話:孩子生的病與細菌感染有沒有關系,?需要吃抗生素嗎,?應該如何吃抗生素?做到心里有數,。
爸爸媽媽們,,看了這些小知識,你知道怎么應對抗生素了嗎,?抗生素不可怕,,用錯了才可怕。希望我們煙臺的媽媽們都能在孩子生病發(fā)燒的時候心中有桿秤,,正確的護理寶貝,,祝壇子里的寶貝們身體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