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積分
- 36245
- 經(jīng)驗
- 點
- 威望
- 點
- 金錢
- 兩
- 魅力
- 點
- 金幣
- 元
- 性別
- 保密
- 在線時間
- 小時
- 注冊時間
- 2003-10-20
- 最后登錄
- 1970-1-1
|
6樓
發(fā)表于 2015-2-24 16:23
|
只看該作者
| 來自山東
3.3億元打造逛蕩河綠帶公園
“逛蕩河系鳳凰山水庫泄洪河,,因昔日每逢海潮暴漲,潮水溯河倒灌而上得名‘逛蕩河’,。改造前,,該河流原為季節(jié)性河流,污水排放口有80多處,,積存生活垃圾10萬立方米,,雜草叢生,環(huán)境很差,。河上12座簡易橋,,絕大部分年久失修,存在諸多安全隱患,�,!比R山區(qū)當?shù)厝耸咳缡钦f。
從2010年,,萊山區(qū)開始對河流上游約5公里河段進行綜合整治,。整治區(qū)域西起鳳凰湖,東至觀海路,。對沿河兩岸進行清淤,、硬化、建設人工堤壩,、跨河橋和小型景觀湖等綜合治理及流域生態(tài)綠化,。投資3.3億元建逛蕩河綠帶公園,累計完成土石方挖運及河底清淤61萬立方米,,修建攔水壩14座,,擺放景觀石4300立方米;規(guī)劃栽植喬灌木和水生植物60萬株,,鋪設草坪2萬平方米,。
4處古遺址突出深厚文化底蘊
據(jù)了解,,逛蕩河流域集中了5處主題公園,,4處古遺址,,沿河還建有1處濕地公園,10余處文化廣場和觀景平臺,。文化底蘊十分濃厚,。
其中,午臺新石器古文化遺址公園,,1982年被發(fā)現(xiàn),2006年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結合遺址保護,,建設新石器時代石斧、石刀等雕塑和各種小型景石,,以及體現(xiàn)龍山文化和岳石文化的文化柱、文化浮雕墻等,,配合大型綠化,,建成古人類文化遺址公園。
另外3處古遺址,,廟后岳石文化遺址1992年被確定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結合夏代時期居落的防御設施和遺址,建成文物古跡公園,;大郝家遺址為岳石文化和漢代文化,;萊龍莊古墓群1995年被發(fā)現(xiàn),屬漢代墓群,。
200多種喬灌木形成“植物園”
從迎新橋上向北俯瞰逛蕩河綠帶公園一隅,。只見各種色彩的植物高低錯落地簇擁在水邊,仿佛一幅濃縮版的山水園林畫,。曲折深幽的沿河小道,,臨水而建的觀景平臺……還有200多種植物讓人大飽眼福。
逛蕩河綠帶公園種植了200多種喬灌木,,僅水生植物就有鳶尾,、睡蓮、荷花等30多種,,將形成春花,、夏蔭、秋實,、冬韻四季不同的景觀,。逛蕩河沿河每隔300-500米,,建設一處60-150平方米的親水平臺、街頭游園,、小型活動廣場,,以及部分表演臺、休息長廊等,;在河道兩側設置了3米寬游覽木棧道,。
10公里綠道開啟“慢生活”
在逛蕩河西側的步行道,成群結對的市民愜意地漫步在綠色廊道里,。
據(jù)了解,,與逛蕩河綠帶公園同步打造的,還有萊山區(qū)的城市慢行系統(tǒng)———10公里的綠道,�,!熬G道”兩側設有石樁,將機動車“拒之門外”,,只允許自行車及步行通過,。這條綠道還結合周邊景觀特點,分別由彩色瀝青,、透水混凝土,、木棧道及塑膠4種不同材質(zhì)構成。
為方便市民休閑健身,,綠道周邊還設有10余處平臺廣場,,并安裝約500套健身器材,市民在欣賞周邊自然,、人文景觀的同時,,還可以在此休閑、健身,。受到了沿河近10個居住小區(qū)約6萬戶居民的歡迎,。
5公里河段有魚、有水草,、可嬉水
據(jù)了解,,逛蕩河改造后5公里河段的水來自雨水、鳳凰山水庫的湖水和經(jīng)處理后的A級中水,。
首先對逛蕩河進行了雨污分流,,雨水進河,污水進管道,。逛蕩河綠帶公園改造先期就對沿河兩側進行了污水截流工程,,附近居民區(qū)和工業(yè)污水全部進入管道,在下游軫大路北側建一座日處理污水3000立方米的中水處理站。
處理后的中水可達到國家A級排放標準,,再用循環(huán)管道提升到上游,,可用于逛蕩河周邊綠化澆灌,也能在枯水期補充河道水源,,形成永不干涸的河道景觀,。項目改造完善后,逛蕩河綠帶公園里的水質(zhì)可以達到有魚,、有水草,,可嬉水的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