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積分
- 3182
- 經驗
- 點
- 威望
- 點
- 金錢
- 兩
- 魅力
- 點
- 金幣
- 元
- 性別
- 保密
- 在線時間
- 小時
- 注冊時間
- 2018-2-3
- 最后登錄
- 1970-1-1
|
馬上注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社區(qū),。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點這里注冊
x
程占功
楊蘭春是我國著名劇作家,、國務院授予的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他早年創(chuàng)作的《朝陽溝》被拍成電影,,并被移植成多個劇種,,在全國產生了廣泛影響,是中國當代戲劇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他曾擔任中國劇協(xié)副主席等重要職務,,對我國文藝事業(yè)的繁榮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幾年前,,我去鄭州楊老家拜訪他,年事已高的楊老熱情地講述了他年少時的一些往事,。我看老人有些吃力,,就請他休息,以后再談。楊老告訴我,,他患有多種疾病,,曾做過幾次手術。
有一些時日,,我不忍去打擾這位被疾病困擾的年邁老人,,但我總是如期把新出的《黃河報》給老人寄去。
又過了些時間,,我打電話詢問楊老的健康狀況,,楊老說,剛出院,,身體和精神都比前些日子好多了,。
一個星期天的下午,我如約來到楊老家,,繼續(xù)采訪,。
楊老告訴我,他喜歡看《黃河報》,,因為通過《黃河報》可以了解黃河上的事兒,。并頗有興趣地談到他看過的一些文章的內容。他說,,他挺喜歡本報介紹過的一位秦腔演員,,囑我再見到這位演員時,轉致問候,。
楊老說,,他是河北人,但在河南工作,、生活了半個多世紀,親眼目睹了日本鬼 子占領時期和國民黨統(tǒng)治時期,,黃河泛濫成災的悲慘景象以及解放后黃河除害興利,、造福人民的喜人局面。從《黃河報》得知,,黃河上正在進行防洪工程建設,,希望有關方面一定要本著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的精神,,把黃河防洪工程建設成鐵壁銅墻,,以經得起大洪水的考驗。此外,,雖然近幾年黃河沒來大水,,但仍要時刻提高 警惕,,千萬不要出“三江”發(fā)大水那樣的事兒,黃河出了問題可不得了,。
1920年,楊蘭春生在河北武安縣太行山中一個貧苦農家,。他形容他家所在的環(huán)境:“山高石頭多,,出門就爬坡,頭頂懸崖蓋,,腳蹬無水河,�,!庇捎诩邑毴缦矗钇D難,,楊蘭春只上了3年小學就輟學去學釘鍋,,用稚嫩的肩膀替父母分擔生活的重擔。14歲那年,,楊蘭春背著父母找到一個唱“武安落子”的戲班子,要學戲糊口養(yǎng)家,。并與戲班班主杜 更會立下生死文書,。生死文書中約定,,楊蘭春甘愿給杜更會作徒弟,學徒期3年,,期滿再干一年報師父的恩。4年之內,,如楊蘭春“死不見骨頭,,活不見肉”,均與師父“一字無干”,。也就是說,,不論出什么事,都由這個少年自己負責,。盡管文書規(guī)定的苛刻,,但杜更會卻一直關愛楊蘭春,,4年時間,楊蘭春僅戲詞就記下30多 本,。至今,,這位耄耋老人還能把許多戲詞繪聲繪色地倒背如流。
1938年,,楊蘭春參加革命工作,,長期在人民軍隊機槍排扛重機槍,參加過大,、小戰(zhàn)斗二三十次,。他說,從我們那個鄉(xiāng)出來參軍的有30個人,,幸存者僅我一人,。社會主義新中國來之不易,能在和平的日子里治理黃河,,應該珍惜好時光,。
楊蘭春在部隊上編過許多反映戰(zhàn)斗生活的快板,極大地鼓舞了我軍的士氣,。轉業(yè)后他到河南洛陽文工團工作,,1950年上了中央戲劇學院,,深造3年后分配到河南省歌劇團,。1953年,,他與竇榮光女士結婚。竇是中央戲劇學院遼寧籍的學員,,在學校他們只是一般認識,。竇畢業(yè)分配到河南省話劇團工作,后到省文化局當秘書,。在她當秘書期間,楊蘭春辦一個學習班有不少講義需要抄寫,,而竇榮光認 真,、仔細地替他做了這項工作,這可以說是兩人結合的“紅線”,。竇榮光后來任河南省說唱團團長。楊蘭春后來任河南省豫劇院三團團長兼導演,,經過他與全團同仁的艱辛努力,,使這個劇團成為聞名全國的“紅旗劇團”。楊蘭春除了創(chuàng)作出《朝陽溝》這部蜚聲全國的作品外,,還有《朝陽溝后傳》以及改編,、導演的《小二黑結 婚》、《劉胡蘭》等許多頗有影響的作品,。
采訪結束時,,楊老在記者的采訪本上寫下:“問黃河報讀者好,祝黃河報越辦越好,�,!�
原載《黃河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