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注冊,,結(jié)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zhuǎn)社區(qū),。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點這里注冊
x
本帖最后由 濃情咖啡1 于 2018-3-29 16:13 編輯
一件事,,家長沒有弄明白原因就輕易否定孩子,冤枉孩子,,這種以為是,、應(yīng)該是、肯定是而實際上根本不是的做法,,容易造成誤會,,產(chǎn)生隔閡,傷害孩子的感情,。
作者:歆小迪
1
昨天,,接兒子幼兒園放學,兒子一改往日不在外面玩到天黑不回家的習慣,,要直接回家,。
剛進門,領(lǐng)導就打就來電話,,讓核實個數(shù)據(jù),,我打開電腦查資料,讓兒子自己去玩,。
等我忙完叫他時,,各個屋找了一遍,,也沒有看到,后來在臥室的衛(wèi)生間里聽到了聲音,。
過去一看,,差點沒把我氣暈,衛(wèi)生間里簡直就是水災(zāi)現(xiàn)場,。
他頭發(fā)衣服上全是水,,衛(wèi)生間的地上也到處都是帶有泡沫的水漬和黑腳印,洗臉盆里泡著他的我的各種衣服,,一盆子的泡沫,大概倒了一瓶洗衣液,。
前幾天我擦拭櫥柜時,,手不小心被劃了個大口了,打了幾天吊針,,才不怎么疼了,,可還是不能干活更不敢沾水,可兒子卻這么不省心,,故意弄了一地水,。
想到收拾的難度,我的火再也忍不住了,,把兒子一把揪出來劈頭蓋臉的罵了一頓,,還拍了他兩巴掌。
兒子看我這么生氣,,也不敢啃聲,,怯怯的出去了。
好不容易收拾好后,,叫兒子一起去吃飯,,兒子小聲說:“媽媽你不生氣了好嗎?”
看他緊張的樣子,,我的氣也消了不少,,抱了抱兒子一起出去吃飯。飯間,,問他為什么突然想起來回家玩水,?
兒子說:
我不是想玩水,我是看你這幾天手受傷不能洗衣服,,想幫你洗,,可是水池有點高,我不小心把水盆弄翻了,,對不起,。
聽了兒子的話,,我很自責,原來兒子是心疼我,,我卻以為他在淘氣,,故意給我找事,還不分青紅皂白的訓斥了一頓,。
后來與朋友說起來這事時,,朋友說她和她老公也經(jīng)常犯這種錯誤。
一看到或聽說孩子犯了錯就條件反射似得發(fā)火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罵孩子一頓,,從沒想先了解一下事情前因后果,經(jīng)常誤會孩子,,弄的孩子現(xiàn)在很膽小,,什么事都先請示,生怕做錯了我們不高興,。
父母這種急性子,、喜歡“輕易下結(jié)論”的習慣很容易錯怪孩子,讓孩子受委屈,。
640.jpg (326.84 KB, 下載次數(shù): 4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3-29 16:11 上傳
2
綜藝節(jié)目《爸爸去哪兒》中有這樣一幕場景,。 爸爸林永健和孩子大俊一同回屋,進屋后大俊看到桌上放著QQ星,,就往包里裝,。
爸爸看到后非常生氣,痛罵到:“哎呀媽呀,!你裝它干嘛,,你這樣很不好呀...”
640.jpg (114.63 KB, 下載次數(shù): 4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3-29 16:11 上傳
大俊委屈地把QQ星從包里拿了出來。
冷靜下來的爸爸找大俊談心,,“林大俊,,占小便宜可不好呀,我們干嘛要占便宜呀,,你缺吃嗎,?”
誰知道,原來大俊只是想著給其他小朋友,。
640.jpg (108.46 KB, 下載次數(shù): 4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3-29 16:11 上傳
在面對孩子不好行為的時候,,爸爸林永健的做法就是典型的“輕易下結(jié)論”,讓原本值得表揚的事,,卻硬生生變成了責罵,。
年齡尚小的孩子因為表達能力欠缺,難以將心中的想法完整恰當?shù)谋磉_出來,,這時候父母應(yīng)該靜下心來,,耐心地詢問孩子,,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避免造成誤會,。
孩子的世界很單純,,有時有一些看似奇怪不合常理的想法,其實是他們想用自己認為的方式解決問題,。 曾經(jīng)在一本雜志上看過這么一個故事:
一次,,美國著名主持人林克萊特訪問一名小朋友,問他:“你長大了想當什么呀,?”
小朋友天真地回答:“我要當飛機駕駛員,。”
林克萊特接著問:“如果有一天,,你的飛機飛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會怎么辦,?”
小朋友想了想說:“我先告訴飛機上的人系好安全帶,然后我掛上我的降落傘,,先跳下去,。”
當現(xiàn)場的觀眾笑得東倒西歪時,,林克萊特繼續(xù)注視著孩子,,沒想到,孩子的兩行熱淚奪眶而出,,使林克萊特發(fā)覺這孩子的悲憫之情遠非筆墨所能形容,。
于是林克萊特問他:“你為什么要這么做?”
小孩子的回答透露出一個孩子的真摯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還要回來,!我還要回來!”
所以,,要耐心,、平和地傾聽孩子的內(nèi)心想法,不要著急地下結(jié)論,,更不要急著訓斥,、打罵孩子。
作為父母,,不能以自己的主觀想法來臆斷孩子的行為,,有時候我們預(yù)料不到后續(xù)的事情,也不了解孩子真正用意,。
因此,,要耐心的往下看,,了解整個事件,切勿斷章取義,。很多時候,,孩子行為背后的原因比表面看到的事實更重要。
640.jpg (173.12 KB, 下載次數(shù): 4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3-29 16:11 上傳
3
泰國有個公益片,。
片子描述的是,,一位演員在不同時段喬裝打扮成學校里修剪花草的園丁。他推著小推車,,載著幾盆花草路過泥濘的小路,。
當孩子放學路過時,他故意將車子推翻,,向路過的學生尋求幫助,。幾乎每個放學的孩子,看見此情此景,,都會停下來幫他一把,。甚至不惜弄臟自己的衣服。
而此時,,孩子的家長正在學校門口,,焦急萬分地等待孩子出現(xiàn)。當他們看到自己的孩子最后一個出來,,全身都是泥時,,家長們的反應(yīng)各不相同。
有的家長,,暴跳如雷,,立馬就開始責備孩子;有的家長大吃一驚,,目瞪口呆,;有的家長被孩子逗樂了,哈哈大笑,;有的家長心平氣和,,耐心地問孩子發(fā)生了什么事。
這時,,校門口的顯示屏播放了剛才孩子幫助園丁的一幕,。家長們都驚呆了,隨之淚流滿面,。
你看,,本應(yīng)該為孩子的行為感到驕傲,有的父母卻因為孩子弄臟了自己而責罵孩子,,這不僅讓孩子傷心,,還可能破壞孩子的熱情,。
遇事時,先冷靜一下,,不要急著做判斷,,以免傷孩子的心。
有時候,,爸媽的一句話,,可以照亮孩子的人生,讓孩子的人生充滿陽光和快樂,;同樣也是爸爸媽媽的一句話,,卻可以讓孩子墜入黑暗的深淵。
我們傾聽孩子的心聲,,用真誠的心相互溝通,,理解彼此的感受,讓親子關(guān)系更密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