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積分
- 409687
- 經(jīng)驗
- 點
- 威望
- 點
- 金錢
- 兩
- 魅力
- 點
- 金幣
- 元
- 性別
- 保密
- 在線時間
- 小時
- 注冊時間
- 2010-2-14
- 最后登錄
- 1970-1-1
|
馬上注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zhuǎn)社區(qū)。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點這里注冊
x
能說什么呢,這個周末依然是熱熱熱熱熱……三伏天,,三伏天,,一年中這段最熱的季節(jié)也被分為前、中,、后三截,。昨天,日子總算是熬入了中伏,,高溫三伏這場艱難的“馬拉松”也終于邁入了中間階段,。這真是段“尷尬”的日子,整整二十天,,最考驗每一個經(jīng)歷者的忍耐心,。回首過去,,熱熱熱熱熱,,展望未來,熱熱熱熱熱,,路漫漫其修遠兮,,沒辦法咯,這就是夏天的“路況”:大部分地區(qū)最高溫度33℃-3℃,,局部地區(qū)甚至超過37℃,。
TIM截圖20180806151117.jpg (104.75 KB, 下載次數(shù): 5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7-30 14:57 上傳
夏天因為大量出汗,毛孔充分張開,,不是在吹風扇就是在吹空調(diào),,還吃個幾塊冰西瓜,隔三差五吃個涼拌菜,,似乎感覺很愜意很享受,,但其實身體很遭罪,,這些行為正一點點讓你變成寒性體質(zhì),也正一點點接近癌癥,,遠離健康,。
TIM截圖20180806151716.jpg (79.92 KB, 下載次數(shù): 4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7-30 15:02 上傳
有句老話叫“夏天不熱,冬天不冷,,遲早要作病”,。就是這個道理。因此,,人體要順應自然,,該熱的時候就得熱,該出汗就得出汗,。夏天不“熱”著過,,勢必要生病。
TIM截圖20180806152453.jpg (95.35 KB, 下載次數(shù): 4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7-30 15:10 上傳
如果你一味“貪涼”,,可能導致寒氣入體,,累積新疾。夏天適當吃點“熱”,,有利于保持體內(nèi)寒熱平衡,。尤其三伏天,正是冬病夏治的好時機,,吃點“熱”能讓冬病夏治發(fā)揮最大化效果,,一味“貪涼”反而會傷其根本。
夏天吃什么呢,,建議大家要吃熱熱的食物,,這個熱不單單是指溫度,還有食物的性味,。
果蔬
葡萄,、韭菜
中醫(yī)養(yǎng)生講究“不時不食”,夏季正值葡萄,、龍眼,、荔枝上市的季節(jié),適當食用這些溫熱性的水果可以改善腸胃功能,,促進人體基礎代謝,。
蔬菜中,南瓜性溫健脾,,可加強腸胃蠕動,;韭菜補腎溫陽,可增進食欲,。
提醒:食用時應注意控制食量,,陽虛體質(zhì),、脾胃虛寒的人可多食用,;但體質(zhì)濕熱,、陰虛內(nèi)熱、患有急性結膜炎的人應慎食,。
肉類
牛,、羊肉
夏天吹空調(diào)、喝冷飲容易使體內(nèi)寒氣過重,,食用羊肉,、牛肉等熱性肉類可以溫陽散寒,補中益氣,,尤其適合夏季手腳冰涼,、氣血不足的人。古語有言“伏羊一碗湯,,不用開藥方”,,足以見羊肉在伏天的效用。食用熱性肉類時要注重葷素搭配,,溫涼互補,。如吃涮羊肉火鍋時,要多吃些白菜,、冬瓜,、青菜,以平衡溫涼寒熱,。有牙痛,、上火、發(fā)燒感染癥狀和體質(zhì)偏熱的人,,應忌食熱性肉類,。
熱食
湯面、熱粥
三伏高溫悶熱,,許多人都會出現(xiàn)食欲不振,、體乏無力等“苦夏”的癥狀。古語有“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的說法,,這時吃一碗熱氣騰騰的面食,出一身汗,,能夠帶走體內(nèi)的大量熱氣,,解暑降溫,開胃理氣,。可多以熱湯面,、熱粥等熱食作為主食,,緩解吃過多冷食給身體帶來的不適。茶飲中紅茶性溫,,很適合脾虛胃寒的人食用,。
調(diào)料
生姜、辣椒,、胡椒
俗語說“冬吃蘿卜夏吃姜”,,生姜味辛性溫,散寒解表,,適合體質(zhì)偏寒的人食用,。炒菜時加點生姜,可溫胃祛寒,;與大棗,、紅糖等搭配可代茶飲,幫助緩解女性經(jīng)期疼痛,;吃海鮮時可佐食姜汁蘸料,,能夠殺菌驅(qū)寒。
在烹制菜品時,,適當加入蔥,、蒜、辣椒,、胡椒等溫性香辛料,,不僅能增香提味,還可以殺菌解毒,,調(diào)理腸胃,,胡椒粉具有暖胃的功效,可以抵制吃下去的寒性食物帶來的傷害,,從內(nèi)部溫暖身體,。調(diào)料中醋性溫,拌涼菜時加入少許,,可健脾開胃,。
提醒:需要注意的是,口臭,、便秘的人慎食,,可能會加重胃熱、腸熱的不適,。
飲
熱水,、姜茶
夏季喝涼茶、冷飲固然可以給體內(nèi)降溫,但非常容易損傷脾胃,,特別是一些本身就脾胃虛弱,、容易脹氣的人,喝了冷飲之后會更加難受,。夏天多喝熱水,、熱茶,不僅可以解渴,,還可以排汗散熱哦,。不過喝茶最好在飯后,,空腹飲茶容易腹瀉,。
“冬吃蘿卜夏吃姜,不用醫(yī)生開處方”,,夏天就應該用姜等食物來溫中散寒,,把生姜、大棗一起煮水,,加入適量的紅糖,,能溫中散寒,健運脾胃,。
“熱”著過
適當流汗
老人們常說,,“伏天汗不流,病來急白頭”,,意思就是人應該順應自然,,夏天體驗炎熱的感覺,讓身體多出出汗,。夏天出汗少,,感冒、關節(jié)炎,、失眠就會找上你,,高血壓等慢性病的發(fā)病率也是成倍上升。所以,,夏天不要長時間待在封閉的空調(diào)房中,,早晚可以適當運動,健步走就是不錯的選擇,。
晚上回家后再打開空調(diào)(27度左右),,房間門打開互相通風,保持各房間溫差平衡,,營造涼爽的環(huán)境更有利于入睡,。不過要注意的是,夏天也不宜大量的出汗。因為運動過程中,,體溫升高,,排汗量增加,如果不及時補水很容易造成運動脫水,。所以要適當運動,,晨跑與游泳都是不錯的選擇,每次只要鍛煉到微微出汗,、氣喘吁吁就可以了,。
熱水泡腳、泡澡 冷水洗浴是很多青年,、中年男性最喜歡的消暑方式,,但夏季天氣炎熱,出汗之后,,全身毛孔處于一種打開的狀態(tài),。這時如果沖冷水澡,寒氣就會侵襲人體,,導致風寒濕邪,。容易手足發(fā)冷、小腿抽筋,、雙目視物不清,,甚至發(fā)燒。即使是洗完熱水澡,,也不能馬上吹空調(diào),、風扇,特別是免疫力不高的小孩子更要注意,。
夏季可以多用熱水泡腳,、泡澡,不僅能預防腳部疾病,、祛除暑濕,,還能提高睡眠質(zhì)量,對心血管也有一定好處,。水溫以40℃-45℃,,溫暖舒適為宜。水溫太高,,不僅對心腦血管病患者不利,,且容易破壞足部皮膚表面的皮脂膜,讓角質(zhì)層干燥甚至皸裂,。
三伏天,,氣溫一路飆升,,最適合伏天的飲食絕不是涼菜冷飲冰西瓜,而是“熱”食,。百病寒為先,,“熱”著吃、“熱”著過,,逼出體內(nèi)的寒邪,,遠離肥胖、三高和癌癥,,讓冬病夏治效果最大化,!
更多知識,全息經(jīng)絡調(dià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