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農(nóng)歷十月十二日,。941年前的昨天晚上,蘇東坡寫下了那篇著名的《承天寺夜游》,。
昨夜本應(yīng)早睡,,關(guān)上燈,卻遲遲難以入眠,。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默念著這篇小文,,心緒卻已飛到了遙遠(yuǎn)的黃州。
忍不住在邑人微信群里@蔡蔡,,問,,“今夜的承天寺應(yīng)該很熱鬧吧?”
少頃,,蔡蔡在群里回復(fù)我,,我馬上去看看。
蔡蔡是黃州人,,家就住在黃州,,與承天寺一公里左右的距離。蔡蔡和我一樣,,也是蘇東坡的鐵粉,。為了考證蘇東坡在黃州行程的一些具體位置,蔡蔡才甚至不惜自己花錢,,從私人手里購買有關(guān)資料,。
十分鐘后,蔡蔡就把時下承天寺的照片,,發(fā)到群里了,。說,也遇到幾波人,,聽到他們也都在談?wù)撎K東坡,。

清冷的燈光下,承天寺大門緊閉。門前,,佇立著一座孤零零的香爐,,在這初冬的夜里,清寒的,,淺吟低唱著941年前的那次神奇的夜游,。
香爐上的銘文,就是蘇東坡的那篇《承天寺夜游》,。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蔡蔡夜游了承天寺,,帶著一千多公里之外的我的精神寄托。睡前,,在群里和蔡蔡說,,“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遂就放下手機,,關(guān)機睡覺了,。
晨起,在手機上看到蔡蔡私聊我的留言,,告訴我,,“昨夜的黃州,月色溶溶,,只是承天寺前面青湖積水很深,,黑乎乎一潭,倒不見得是不是空明,。
“對面的高樓,,就是臨皋亭的位置,當(dāng)年,他就是從那里出發(fā),,來承天寺找張懷民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