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注冊,,結(jié)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zhuǎn)社區(qū),。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點這里注冊
x
640.jpg (134.6 KB, 下載次數(shù): 4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8-9 12:56 上傳
作者:林小暖bella
和孩子在小區(qū)里玩的時候,,遇見一位鄰居爸爸帶著他家剛會走路的小寶寶也在小區(qū)溜達(dá)。
剛會走路的娃有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勢,,覺得全世界都等著他們征服,哪兒危險偏要往哪兒跑,。
那位小勇士就眼睛一亮,,發(fā)現(xiàn)前面有個噴泉池,扭著肉呼呼的小屁股就往前跑,。
這時,,孩子爸三步兩步跟過去一把抓住孩子抱起來,,嘴里說著:
“不要不要,那里有水危險,�,!�
被半路攔截的小朋友在爸爸懷里又扭又踢,,哭聲直沖云霄,。
孩子爸說起來也是個身材魁梧的北方壯漢,,卻拿眼前這個自己親自參與創(chuàng)造的人類幼崽毫無辦法,嘴里只能喃喃地說著“不能去不能去”,,孩子毫不理會老爸的黃牌警告,,哭得肝腸寸斷,。
說時遲,那時快,,此刻正在不遠(yuǎn)處侃大山的孩子媽聽見哭聲趕過來救場,。
爸爸一邊把燙手的洋山芋塞進(jìn)孩子媽手里,,一邊“告狀”:
“你兒子非要去那個池子里玩,。”
只見孩子媽處變不驚地接過小朋友,,輕飄飄地說:“噢,寶貝想去那個水池里玩�,。∽�,,我們?nèi)タ纯�,�,!?/strong>
娃一聽,,立刻止哭,只剩下小胸脯還一起一伏地抽搭,。
媽媽抱著娃走到水池附近,用浮夸的舞臺腔說:“哇,,這個里面有水啊。寶寶如果過來了,,噗通一聲掉下去,,誒呦,!一下就淹到我們了,。”
說“噗通”的時候,,媽媽迅速往下一蹲,,模仿出“掉”的樣子,。而剛才還在哭的小娃,,因為這一蹲的落差,,“咯咯咯”地笑起來,。
媽媽的戲還沒演完,,她又抱著寶寶嗖地往后退了一步,,用假裝害怕的語氣說:“這個水池子好危險好危險,媽媽可不敢在這玩,,我們快走快走,。”
然后一路小跑著帶著娃就顛回家去了,。
小朋友早就忘了要去水池子玩的事,,在媽媽懷里露出稀稀拉拉幾顆小牙,笑得一臉天真,。
當(dāng)這位媽媽抱著寶寶經(jīng)過我身邊時,,我們交換了一個彼此懂得的會心一笑。
確認(rèn)過眼神,,當(dāng)媽的都是散落民間的人民藝術(shù)家,,是演技超越“流量小花”的實力派,是哪里都是舞臺,、說演就演的“蛇精病”,。
640.jpg (218.71 KB, 下載次數(shù): 4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8-9 12:56 上傳
1
立規(guī)矩要趁早 可娃就是不聽怎么辦
看著眼前活色生香的生活情景劇,我的回憶也被拉回了孩子一兩歲的時候,。
那時候,,小人兒懵懵懂懂,話還說不利索,,主意卻特別正,。
那無盡的好奇心和強烈的自我意識,常常因為自己的需求沒有被滿足,,就能當(dāng)場哭出一出瓊瑤劇,。
寶寶從一歲多開始自我意識就開始萌芽了,,會用哭鬧耍賴來達(dá)到目的,。
這段小叛逆的時期實際上是令人聞風(fēng)喪膽的terrible 2的“前傳”,同時,,其實也是“立規(guī)矩”的黃金時期,。
一歲多立啥規(guī)矩啊,?作為寵娃狂魔先鋒隊的爺爺奶奶們先跳出來反對:“這么小的娃還啥都不懂,,大了就好了�,!�
她奶奶最初也是這么個思路,。
直到一次去朋友家串門,看見幾個熊孩子正在屋里大鬧天宮,三四歲的年齡其實啥都懂但是根本不聽,,使出打屁股的大殺器能鎮(zhèn)住一小會兒,,但沒多久就好了傷疤忘了痛。
回來她就一直在感慨:“孩子立規(guī)矩確實要趁早,,越大越難管,。”
可是立規(guī)矩常常意味著要違背小主的圣意,,最難以招架的是伴隨而來的奪命連環(huán)哭,。
這個年齡的娃,講道理很難講得通,,跟在屁股后面說“不許”“不要”人家根本不聽,,那咋整啊,?
對于這個復(fù)雜的問題,,我整理出了一套“武林秘籍”,專治一不順心就哭鬧打滾的小魔頭,。
這些方法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打組合拳,,親測能有效緩解化解大部分哭鬧場景,。
640.jpg (187.7 KB, 下載次數(shù): 4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8-9 12:56 上傳
2
“講道理” 不如“演道理”
其實,,在養(yǎng)娃過程中,,我的理念一直是在“安全”和“不干擾”他們的情況下,,最大限度給孩子自由,。
可是,,即便如此,,孩子還是會做一些超出我接受范圍的危險行動,。
比如一歲多的時候,,她特別喜歡爬到很高的地方站著,,又常常因為重心不穩(wěn)掉下來摔著,。
這個時期的孩子探索欲很強,,但又不能把自己的行為和危險后果聯(lián)系起來,當(dāng)我們想教給孩子安全規(guī)則的時候,,心平氣和地講道理,,人家根本就不買賬。
后來我發(fā)現(xiàn),,一歲多的孩子雖然已經(jīng)聽得懂不少話了,,但是邏輯思維能力和控制情緒能力還很差,,安靜地講道理他們很難真的理解。
這時候,,用“演道理”的方法往往比“講道理”效果要好得多,。
像文章開頭那個媽媽,,就是“演道理”的教科書版本,。
這個方法我在孩子一兩歲,,理解能力有限的時候也經(jīng)常會用,,比如在告訴她為什么不能爬高高的時候: 用盡量夸張的語氣說“寶寶爬這么高很危險”,; 帶上“噗通”“哎呦”“砰”這種孩子愛聽音效詞; 可以配合假裝摔倒的動作和很疼的表情,; 最后裝出害怕的樣子總結(jié)“媽媽可不敢爬這么高”…… 這時候,,孩子多半會聚精會神地看著老母親辣眼睛的表演而忘了哭鬧,。
更重要的是,配合著動作表情,,也比平鋪直敘的描述更容易讓孩子理解“爬高”、“摔倒”和“疼”之間的關(guān)系,。
640.jpg (266.27 KB, 下載次數(shù): 6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8-9 12:56 上傳
3
當(dāng)“自然結(jié)果”出現(xiàn)時 及時復(fù)盤
小孩子難免磕磕碰碰弄疼了大哭,這時候除了安撫情緒,,更重要可以趁熱打鐵復(fù)盤剛才發(fā)生的事情,。
這樣不僅可以強化孩子的安全意識,,還可以幫助他弄懂因果關(guān)系,。
孩子有次玩得太瘋,不小心從沙發(fā)上摔下來,。
一般小磕小碰我會鼓勵她自己爬起來,,但是這樣真摔疼了,,我會趕緊把她抱起來哄哄,。
先共情:“好疼是不是,媽媽看看摔哪了,?吹一吹,,好點沒?”
等她情緒平穩(wěn)一點了,,再抱著她指著沙發(fā)“復(fù)盤”剛才的過程:“剛才怎么了?寶寶是不是從這里掉下來了,?”
這時候我會請一個毛絨玩具小白兔當(dāng)“替身演員”,讓它站在沙發(fā)上,,模擬孩子摔跤的過程:
“你看,,小白兔玩得很高興,在沙發(fā)上跳來跳去,,可是沙發(fā)軟軟得,,會站不穩(wěn)不小心摔倒。
然后,,咚,,小白兔從沙發(fā)上掉下來了,碰到頭了,。哎呦,,好疼。我們安慰她一下好不好,?” 在孩子產(chǎn)生摔疼的后果時,,用這個小小的人偶戲來復(fù)盤摔跤的過程,既可以幫助孩子釋放情緒,平復(fù)剛才摔倒產(chǎn)生的恐懼,更重要的是幫助孩子理解事情發(fā)生的前因后果,,慢慢把外在約束逐漸內(nèi)化成安全意識,,讓他們懂得以后盡量規(guī)避危險。
640.jpg (218.54 KB, 下載次數(shù): 5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8-9 12:56 上傳
4
用“故事” 來抵達(dá)孩子內(nèi)心
《故事思維》的作者安妮特·西蒙斯說:
“說故事永遠(yuǎn)勝于講道理,,講好一個故事,可以賦予冰冷的數(shù)據(jù)和殘酷的事實以溫情,可以觸及人內(nèi)心深處的柔軟所在,。”
的確,,“說故事”是比直接講道理更容易讓人接受的方式,,對大人來說是這樣,,對孩子來說尤其如此。
孩子幾個月時我們開始親子共讀,,等她大一點時候用繪本中的故事講道理,,她也特別受用。
比如有時候從外面回來,,她還沒洗手就著急著想吃東西,,要是被攔著不讓吃就會立刻急得大哭。
這時候我會問她:“巧虎吃蛋糕的時候是不是洗手啦,?小手洗干凈就不會有細(xì)菌到肚子里了,。”
有時候吃太多零食,,我會說:“孩子吃得太多啦,,毛毛蟲吃了好多好多東西以后,肚子是不是很痛,?”
當(dāng)我們給孩子講繪本的時候,,其中的故事像一個小小的芯片,潛移默化的植入孩子的大腦,,當(dāng)我們需要時可以激活那個芯片,,讓故事的影響在孩子頭腦中發(fā)揮作用,幫助他平靜下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