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注冊,,結(jié)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zhuǎn)社區(qū),。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點這里注冊
x
芝罘珍存 | 李福昌畫老煙臺1960-1980(下) 原創(chuàng) 之罘藝潮
QQ圖片20180912173922_看圖王.jpg (291.33 KB, 下載次數(shù): 4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18 09:00 上傳
1970年代在野外寫生
作者隨筆 風(fēng)景寫生取景很難找到十全十美的地方,要充分利用每分,、每秒,,不要把時間用在找好色調(diào)、好畫面上,,光影分秒變化,,我想只要到了自然景物中,每個眼前的事物均可以記錄描繪,,要看自己如何取舍,,這比不停尋找地腳步有成效,,太陽不等每個人。 戶外寫生體力上是辛苦與勞頓的,,還常常使人處于無奈的境地,。野外背著畫箱和提著未干的畫作,一身疲憊返程時卻發(fā)現(xiàn)自行車輪胎被曬爆或扎碎了,;一陣風(fēng)將剛剛完成的畫吹滾落到看不到的溝壑里,;被惡犬瘋追狂吠,面對無處可藏的驚嚇,;農(nóng)夫護園時,,誤將你認(rèn)作偷盜之徒時的驅(qū)趕,種種不一,。這些都是我親歷過的,,以樂觀的態(tài)度看,這些經(jīng)歷融進了畫面,,收獲了無比的生動,。
畫冊修改134_看圖王.jpg (296.88 KB, 下載次數(shù): 3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18 09:01 上傳
遠(yuǎn)眺海岸路 1980年作 36.3X20.5cm 油彩紙本
畫冊修改123_看圖王.jpg (398.13 KB, 下載次數(shù): 4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18 09:01 上傳
大雨來臨的海邊 1961年作 19X13cm 油彩紙本 夏天煙臺某個悶熱的午后,天空頃刻烏云密布,,剛才還透藍的大海一下子變得翠綠厚重起來,,在墨色的天空映襯下,讓人感嘆大自然的瑰麗神奇,。在寫生時,,遇到這樣自然變化,十分難得,。
海礁與崖
畫冊修改116_看圖王2.jpg (264.93 KB, 下載次數(shù): 4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18 09:02 上傳
霧中的海礁 1971年作 39.5X21.6cm 油彩紙本 煙臺山下海上餐廳北側(cè)原有一排三礁石,,巧成“山”字,現(xiàn)已不存,。畫時值春季,。
畫冊修改19_看圖王.jpg (347.75 KB, 下載次數(shù): 4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18 09:03 上傳
芝罘島山后石崖 1980年作 39.3X27.5cm 油彩紙本
老煙臺郊野
畫冊修改136_看圖王.jpg (389.91 KB, 下載次數(shù): 3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18 09:03 上傳
初春西沙旺 1971年作 36X27cm 油彩紙本 老煙臺人應(yīng)當(dāng)熟悉地處幸福的西沙旺蘋果園,每到秋季,,蘋果掛滿枝頭,,若刮西北風(fēng),青,、紅香蕉蘋果的香氣撲鼻而來,。畫面為今建設(shè)路北端西側(cè)。
畫冊修改146_看圖王.jpg (488.74 KB, 下載次數(shù): 4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18 09:04 上傳
葡萄山 1967年作 47X35cm 油彩布面 今天的葡萄山路一帶,,據(jù)說是張裕公司最早引進的法國葡萄試驗田,。以前是真正的葡萄山,規(guī)模不大卻很精致,,用石條和鐵蒺藜繞山圍了起來,。山頂上有幾間平房,,管理人養(yǎng)了幾條狗看山,你想不勞而獲,,絕不可能。市區(qū)里有這樣一個田園式小山丘,,好看極了,,留此畫為證。
畫冊修改145_看圖王.jpg (389.32 KB, 下載次數(shù): 4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18 09:05 上傳
金溝寨 1980年作 39.2X27.5cm 油彩紙本 路過煙臺一中下了坡便是金溝寨了,,沿土路向前是金龍橋,。下了橋坐在土路邊上,空氣彌漫著田野香氣撲鼻而來,,這是一種難以言說地享受,。冰心先生也曾在文章里回憶童年在金溝寨生活時,大海邊的味道,。人生中記憶深處不僅有景象,,氣息也讓人難忘。
畫冊修改135_看圖王2.jpg (319.46 KB, 下載次數(shù): 4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18 09:05 上傳
夾河口 1971年作 37X25.6cm 油彩紙本 夾河出�,?谔帲ń癖喡繁鳖^)實在沒有什么可以稱贊的,,我偶然發(fā)現(xiàn)了其自然、樸實的大美之處,。人生一世,,草木一秋。體驗草木對天的敬畏,,對自然的依賴,,且將自己視為草木去贊美自然吧。
畫冊修改145_看圖王2.jpg (454.64 KB, 下載次數(shù): 4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18 09:06 上傳
金龍橋 1972年作 28.8X21cm 油彩紙本 煙臺東郊靠近金溝寨,,曾有一水泥公路橋,,橋欄中間有石刻《金龍橋》三字,不知何人所書,。普通的橋,,取尊貴之名,也顯得不普通了,。 編輯的話:這大約就是東郊立交橋的前身吧,。
后記 我看父親的畫 文|李林 父親老了,我也看懂了他的畫,。人們往往對自己身邊的東西熟視無睹,,這一摞畫自我小時就在家里某個角落存在,每次搬家都會塞進一個新的角落,,從未關(guān)注過,。父親退休參加社會美術(shù)活動漸多,,新畫之外,舊作也逐漸露面,。去年,,他完全以這批年輕時的寫生舊作舉辦個展,我才把這些畫整理了一遍,。 父親的畫,,只屬于他自己。藝術(shù)最高的表現(xiàn)形式是個性,,跳脫不了前人的窠臼,,也只是把別人吃的飯再嚼一遍。“我之為我,,自有我在”,,油畫是舶來品,但中西藝術(shù)追求并無不同,。 他的畫作沒有條框,,沒有先入為主,沒有功利,,原也只為了抒發(fā)自己,,愉悅自己,這不恰恰是一切藝術(shù)的本質(zhì)嗎,?在上個世紀(jì)的六七十年代,,中國的封閉和市場的隔絕,獨立了一個絕無僅有的環(huán)境,,雖令人悲哀,,那種壓抑也催生了為短暫精神自由而創(chuàng)作的純粹藝術(shù)作品。對自然的描繪是可行的題材,,只為自己,,無需服務(wù)于什么。 父親的畫,,色彩很美,。據(jù)我看來,主要是因為他的個人天賦以及受時代的影響,。西方油畫的發(fā)展,,可以追尋色彩的發(fā)展變遷。油畫早期為記錄影像因此色彩并不被單獨剝離敘述,。到了印象派發(fā)現(xiàn)和運用光和色的規(guī)律,,注入精神力量,不再完全屈從畫面的故事性和文學(xué)性,。至抽象主義使色彩完全從自然物象中分離出來,,演繹了色彩的獨舞,。 前蘇聯(lián)對新中國美術(shù)影響巨大,就油畫而言,,是俄羅斯巡回畫派“美就是生活”的現(xiàn)實主義繼承,。與印象主義不同,巡回畫派風(fēng)景畫家不僅僅局限在對光和色的追逐上,,而是更強調(diào)對形象的概括,。 父親的畫自然地受這二者影響,后者也是解放后特定歷史時期使然,。他對于油畫的熱愛讓他傾注了心血和下過苦功,他在農(nóng)展館參加工作早,,那個時期國內(nèi)到處辦展接觸到的資料和人物讓他廣泛地抓住機會請教學(xué)習(xí),。 他天性偏愛風(fēng)景寫生,在廣闊的自然環(huán)境里和條件下,,他對光和色彩的迅變無法不緊不慢的思考,,更多的是直覺和雜食吸收前人杰作后在這一瞬化作的本能。 引用忻東旺一段話,,來表達我的看法: “色彩是油畫的氣質(zhì),。如果高貴就會令人崇敬;色彩是油畫的情感,,如果深邃就會沉于心底,;色彩是油畫的血液,沒有它就沒有生命,;色彩是油畫的精神,,失去它便意味著靈魂的蒼白。一但有人把色彩看作是覆蓋在素描上的顏色,,那這樣的色彩知識要至少倒退五百年,。或許由于形式的刺激,,讓人們的眼睛暫且屈服于他們勇敢,,但缺乏色彩魅力的作品最終難以撫慰心靈�,!� 父親的畫,,生動有感情,看了使人動情,,這源于其性格和藝術(shù)觀念,。父親心地善良,有時可比東郭先生,。自言藝術(shù)追求“真善美”,,做人有規(guī)則,,從藝無藩籬。 他回憶早期學(xué)習(xí)曾經(jīng)名家指點,,“風(fēng)景畫要突出一個情字”,,他在實踐中堅持無情不動筆,在他的回憶里,,外出寫生是雀躍的,,是激動和渴望�,?此漠�,,激情洋溢,觀者自然體會的到,。父親的這批畫是他二十歲四十歲這期間所畫,,野外風(fēng)景寫生很辛苦,那時的精力能跟得上,。這樣的畫作,,每幅獨一無二,激情無法復(fù)制,。正如歐仁·布丹對莫奈的忠告:“當(dāng)場畫下的任何東西,,總有一種以后在畫室里所不可能取得的力量和用筆的生動性�,!� 拂去歷史的塵埃,,是金子總要發(fā)光。
老照片回顧
QQ圖片20180912173418.jpg (327.3 KB, 下載次數(shù): 4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18 09:07 上傳
1970年代末,,和市政協(xié)書畫院前輩于政協(xié)院內(nèi),。 從左至右: (后)郭永居、初硯彬,、李福昌,、安邦澍、遲乃武,、沈育新,、劉作棟、張旭 (前)佚名,、史征夫,、季道章、張龍凱,、黃新民,、鄭熹亭、張君佩
QQ圖片20180912173429.jpg (264.98 KB, 下載次數(shù): 4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18 09:07 上傳
1970年代末,藝術(shù)館素描教學(xué)大教室合影,。 從左至右: (后)于新勝,、張明軍、曲慶棠,、曲光輝,、潘守霞、蔡進,、梅植堅,、劉崇林 (前)李桂笙、遲乃邦,、杜恒范,、范子厚、宋磊,、張建華,、李福昌、譚福順
2017年畫展留影.JPG (321.57 KB, 下載次數(shù): 4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18 09:08 上傳
2017年畫展合影
e28e141b38242466cffbf2a312bc852.jpg (280.2 KB, 下載次數(shù): 4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18 09:08 上傳
2019年 李桂笙,、李福昌和恩師金祥輝先生
微信圖片_20200128172828.jpg (360.27 KB, 下載次數(shù): 4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18 09:09 上傳
李福昌先生近照 編輯的話:以上選編了畫集里的部分畫作和文字照片,可見一斑,。希望為這座城的歷史和文化增添一抹光輝,,為這座城的人們增添一份藝術(shù)的回味,或一次心底的回首,。如此,,即遂我們所愿。收藏回憶,,思人間滄桑真情,;寄語未來,愿煙臺美麗永恒,。 下期再見,。 -END-
d0cb3fc25c67aab4a4976561abe90d0.jpg (177.69 KB, 下載次數(shù): 4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18 09:09 上傳
攝影:梅仙洋 我愛煙臺,引以為豪,。我愛煙臺,,為之吶喊。 之罘藝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