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積分
- 7658
- 經(jīng)驗
- 點
- 威望
- 點
- 金錢
- 兩
- 魅力
- 點
- 金幣
- 元
- 性別
- 保密
- 在線時間
- 小時
- 注冊時間
- 2014-1-9
- 最后登錄
- 1970-1-1
|
馬上注冊,,結(jié)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zhuǎn)社區(qū),。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點這里注冊
x
作者:梁漱溟
所謂學(xué)問,,就是對問題說得出道理,,有自己的想法。想法似乎人人都是有的,,但又等于沒有,。因為大多數(shù)人的頭腦雜亂無章,人云亦云,,對于不同的觀點意見,,他都點頭稱是,等于沒有想法,。
我從來沒有想過要做學(xué)問,,走上現(xiàn)在這條路,只是因為我喜歡提問題,。大約從十四歲開始,,總有問題占據(jù)在我的心里,,從一個問題轉(zhuǎn)入另一個問題,,一直想如何解答,解答不完就欲罷不能,,就一路走了下來,。提得出問題,然后想要解決它,,這大概是做學(xué)問的起點吧,。
以下分八層來說明我走的一條路
第一層境界:形成主見
用心想一個問題,便會對這個問題有主見,,形成自己的判斷,。
說是主見,稱之為偏見亦可,。我們的主見也許是很淺薄的,,但即使淺薄,也終究是你自己的意見,。
許多哲學(xué)家的哲學(xué)也很淺,,就因為淺便行了,胡適之先生的哲學(xué)很淺,,亦很行,。因為這是他自己的,,縱然不高深,卻是心得,,而親切有味,。所以說出來便能夠動人,能動人就行了,!他就能自成一派,,其他人不行,就是因為其他人連淺薄的哲學(xué)都沒有,。
第二層境界:發(fā)現(xiàn)不能解釋的事情
有主見,,才有你自己;有自己,,才有旁人,,才會發(fā)覺前后左右都是與我意見不同的人。
這時候,,你感覺到種種沖突,,種種矛盾,種種沒有道理,,又種種都是道理,。于是就不得不第二步地用心思。
面對各種問題,,你自己說不出道理,,不甘心隨便跟著人家說,也不敢輕易自信,,這時你就走上求學(xué)問的正確道路了,。
第三層境界:融會貫通
從此以后,前人的主張,、今人的言論,,你不會輕易放過,稍有與自己不同處,,便知道加以注意,。
你看到與自己想法相同的,感到親切,;看到與自己想法不同的,,感到隔膜。有不同,,就非求解決不可,;有隔膜,就非求了解不可。于是,,古人今人所曾用過的心思,,慢慢融匯到你自己。你最初的一點主見,,成為以后大學(xué)問的萌芽,。從這點萌芽,你才可以吸收養(yǎng)料,,才可以向上生枝發(fā)葉,,向下入土生根。待得上邊枝葉扶疏,,下邊根深蒂固,,學(xué)問便成了。
這是讀書唯一正確的方法,,不然讀書也沒用處,。會讀書的人說話時,說他自己的話,,不堆砌名詞,,不旁征博引;反之,,引書越多的人越不會讀書,。
第四層境界:知不足
用心之后,就知道要虛心了,。自己當初一點見解之浮淺,,不足以解決問題。
學(xué)問的進步,,不單是見解有進步,,還表現(xiàn)在你的心思頭腦鍛煉得精密了,,心氣態(tài)度鍛煉得謙虛了,。心虛思密是求學(xué)的必要條件。
對于前人之學(xué),,總不要說自己都懂,。因為自己覺得不懂,就可以除去一切浮見,,完全虛心地先求了解它,。
遇到不同的意見思想,我總疑心他比我高明,,疑心他必有我所未及的見聞,,不然,他何以不和我作同樣判斷呢?疑心他必有精思深悟過于我,,不然,,何以我所見如此而他所見如彼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