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116220918c3b.jpg (86.54 KB, 下載次數: 3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6-22 12:21 上傳
“十幾個小時飛機,,看著孩子我就心疼�,!� 李嘉帶著幾個月的孩子回到了中國,。沒想到事情更多了:“為啥不用母乳喂養(yǎng)非要用奶粉呢?那樣對孩子不好,!”,、“給孩子多捂點,,你這樣孩子會著涼的”,、“你別用化妝品,這樣損害身體還怎么讓孩子吃奶,?”……
親戚們的各種“建議”讓李嘉應接不暇,,她第一次知道,原來自己的孩子并不是自己做主的,,這些親戚們個個兒都有無數的道理,。最終,李嘉還是在親戚們的議論聲中回到了法國,。
其實,,親戚們的“建議”大多是基于自己的生活經驗,雖然有些并不符合現在的科學養(yǎng)兒理念,。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的關心往往會被認為“多管閑事兒”,其實,,反過來想,,他們也是為了讓孩子能夠茁壯成長起來。在面對養(yǎng)兒觀念的不同看法時,,不妨聽一下是否有道理,,如果不合適自己的情況,不理也就是了,,相互理解是最好的解決方式,。
“我一年賺多少?為啥要告訴你,?”
梁書亭是一個澳大利亞華裔,,早年間他的父親漂洋過海來澳,,靠一家廣式茶餐廳闖出一片天下,梁書亭目前在一家外企做土木方面的工作,。
每年過年,,父親總會和全家人一起回到廣東,和大家族一起過年,,每當這時,,梁書亭就有些犯難。國內的親戚們每年才見面一次,,雖然每次回去都很風光,,親戚們輪流著大擺筵席招待他們這些遠在海外的親人們,但在飯桌上總會被問到很多涉及隱私的問題,。
最讓他覺得無法回答的就是:“你一個月賺多少錢,?”。在他說“平均水平”之后,,對方還會一直問,,最后他只能借故離開飯桌�,!半y道薪水不是隱私嗎,?一直追問讓我覺得非常尷尬”, 梁書亭害怕的問題還有“為什么不生孩子,?”,,“有時候我覺得我像一個犯人,被一次一次地審問”,, 梁書亭說,。
在中國聽起來比較普遍的聊天方式,或許在別的文化環(huán)境中,,是一個不想被別人過問的隱私,。小僑的親戚們在過年的時候也會問小僑相同的問題,更多時候不是真的想打聽出你的“身家”,,而是想與你溝通卻未找到合適的方式,。海外的華僑華人們如果被這些問題困擾,不妨在聊天的時候轉移一下注意力,,聊一聊美食,、旅游等話題,相信對方也很想同你有一個愉快的聊天,。
“他雖然是我的親戚,,但不代表我一定要幫助他”
Lisa是美國的華人大學生,之前,,父母親從中國移民到美國,,在她12歲的時候把她接了過來,。
讓她煩惱的是,國內的親戚們,,比如表姐,、表妹、堂弟們總會讓她幫忙買很多商品,,因為匯率的關系,,在結算錢的方面也引發(fā)了一些小矛盾,讓她苦惱不已,。暑假的時候,,她們家就成為了親戚們的“度假村”,她還被父母安排做免費的向導,,一個景點逛了好多次,。
“我跟美國的朋友們討論這些問題,他們都覺得不可思議,!說親戚們太干涉我們的生活了,,可是父母不聽,總覺得一家人不要太計較,�,!盠isa覺得苦不堪言,。今年9月,,堂弟來美國留學,父母給她布置了新任務:幫堂弟熟悉美國環(huán)境,,認識新的朋友,。“雖然我們是親戚,,但我一定要幫助他嗎,?每次都好麻煩,真的很辛苦,�,!�
中國人相對于西方人更注重家族觀念,Lisa的問題可能很多在外國生活的華僑華人都遇到過,。大家族中互相提攜幫忙,,在傳統(tǒng)的中國人看來很正常,但在西方,,就有可能超越了某種界限,。而海外華僑華人們生活在兩種文化的交界處,非常尷尬,。
20160621162349cb347_550.jpg (116.25 KB, 下載次數: 5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6-22 12:21 上傳
其實,,下次遇到這樣的情況,,溝通理解是唯一的方式。沒有孰對孰錯,,只有理解和不理解,。兩種文化環(huán)境中交往的人,本來就有不同的思維方式,,不執(zhí)拗不偏見,,尋找兩全其美的平衡點。(中國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