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6147108548266787519255654.jpg (132.68 KB, 下載次數(shù): 2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11-14 18:36 上傳
尊重孩子的價值選擇,,“聽話”不等于溺愛 現(xiàn)在,,大多數(shù)時候,我和暖的相處是這樣的狀態(tài),,我陪在他身邊,,他想說什么,想做什么,,我只微笑著說,,好。這在外人看來,,幾乎是縱容溺愛,。
出行的路線,做事的順序,,玩耍的安排,,我們一起分享的時光他都有一半的決定權,只要不涉及到人身安全,、影響他人和環(huán)境破壞,,我很少糾正他。最近他愛玩那種一塊一次的搖搖車,,以前我只給他5元,,花完就走,現(xiàn)在他想要把一整條街上每一輛搖搖車都坐一遍,,并且要一輛一輛按順序,,在每坐一輛車時他會仔細對比這輛車的特點,坐的感受,,尋找區(qū)別,,他還會俯下身子去研究車底的滾軸是如何帶動車子搖晃的,為了支持他的秩序感和實驗精神,,我們愣是在坐完了整條街的搖搖車,,花了20元,他心滿意足的走在回家路上,,興奮地跟我講述他的觀察發(fā)現(xiàn),,我覺得很值得。
尊重孩子的價值選擇,,也許這20塊在我看來還不如為他買本童書,,但這一刻對暖來說,童書絕對帶不來坐搖搖車的探索與快樂,。而讓我更為驚喜的是,,暖并沒有因為我盡量滿足他的需求,,不勉強他做事而變得貪婪霸道,相反他變得越來越善解人意,,通情達理,,關鍵時刻會尊重我們的意見。
“聽話”和溺愛是完全相反的兩種東西,,“聽話”實質上是理解兒童,,尊重兒童的需求。溺愛是無底線無原則的縱容,,“聽話”培養(yǎng)的是有主見,,善解人意又會解決問題的孩子,,縱容只能造出頤指氣使的小暴君,。
636147108762874637150494416.jpg (199.85 KB, 下載次數(shù): 1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11-14 18:36 上傳
孩子不聽話,先傾聽了解 作為家長,,我當然不是事事都“聽話”,,在很多時候孩子的需求勢必會跟我們發(fā)生沖突。但想來,,幾乎所有的沖突都反映了我作為家長自己的問題,,常常是不問青紅皂白的急于干涉,結果才發(fā)現(xiàn)是我沒有事先去了解孩子的想法,。
有一次晚上,,暖在家玩玩具,接近洗漱時間了,,他大喊一聲:“收攤啦,。”我以為他要收拾玩具了,,非常期待著看他怎么做,,沒想到,他把所有的玩具盒子,,凳子,,統(tǒng)統(tǒng)堆到大房間的地板上,堵得水泄不通,,我們根本進不了大房間,,一時煩躁得很,他竟然還說:“我要關門啦,�,!闭f完就打算要關了房間的門,這下徹底惹火了我,,痛斥他這樣亂堆玩具讓爸爸媽媽看了很生氣,,要求他馬上把玩具放回原處,,他悶悶不樂的照做了。
晚上躺在床上和他談心的時候,,他突然說:”媽媽,,那個游戲機店的爺爺就是這么收攤的呀�,!耙痪湓捵屛一腥淮笪�,,原來他不是有意搗亂,他是在模仿街邊小店的店主,,在關店時會把放在店外面的游戲機,、搖搖車都推回到店里,然后鎖上店門,,連那兩句:”收攤啦,,關門啦�,!岸际撬Hサ哪羌业曛鳡敔斀�(jīng)常說的,。如此說來他把店老板的動作真是模仿得惟妙惟肖,我忍不住哈哈大笑,,笑完又后悔自己錯怪了孩子,,如果我當時了解他的想法,一定不會發(fā)火了,。
孩子的意識發(fā)育和語言表達常常不同步,,很多東西想到了但說不出來,或是說出來和他們的本意有很大的距離,。他們用的最多的表達方式是順從或反抗,,歡笑或哭泣。家長在發(fā)火之前一定要先從孩子的各種表達中聽到孩子的心聲,,還要想辦法引導他們用語言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
有時,我們對孩子過強的控制欲是難以覺察的,,它更可能源于一個人內在的安全感,,對自我的接納程度,于是控制便成為一種抵御焦慮的防御方式,,要求孩子服從只是這個人自身在方方面面過于追求控制的一個行為縮影,,那么想要一個真正“聽話”的孩子便要先改變自己,接受生活中處處不完美的狀態(tài),,并相信自己,,承受住放下掌控的不適與焦慮,慢慢的變成一個放松而樂觀的人,這樣孩子的問題便也迎刃而解,,由此看來,,孩子真是來拯救大人的天使,孩子的出現(xiàn),,才徹底開啟了你的修行之路,。(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