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積分
- 3182
- 經(jīng)驗
- 點
- 威望
- 點
- 金錢
- 兩
- 魅力
- 點
- 金幣
- 元
- 性別
- 保密
- 在線時間
- 小時
- 注冊時間
- 2018-2-3
- 最后登錄
- 1970-1-1
|
馬上注冊,,結(jié)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zhuǎn)社區(qū),。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點這里注冊
x
程占功
作者按語:1992年春天,我在北京修改10集電視連續(xù)劇《黃河魂》劇本期間,,訪問了時任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的張秀山同志,,同年6月14日的《鄭州晚報》發(fā)表了該訪問記。現(xiàn)將此稿放在這里,。
一個風(fēng)和日暖的上午,,我按約定時間,來到北京木樨地一棟高層公寓,,乘電梯上到6樓,,叩開中顧委委員張秀山的家門。
張秀山是陜西神木人,,早年參加革命,時年已81歲高齡,,曾任中共中央東北局副書記,,五十年代行政級別定為四級,時任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
張秀山曾在“群眾領(lǐng)袖,,民族英雄”劉志丹直接領(lǐng)導(dǎo)下工作過,對劉志丹有很深的了解,。他說,,劉志丹是陜北人民的優(yōu)秀兒子,是中國革命的立足點和出發(fā)點的陜北,、陜甘革命根據(jù)地的主要創(chuàng)建者之一,,為中國革命赴湯蹈火,奮斗終生,,建立了不朽的功勛,。他的精神和品格,永遠值得弘揚光大,。張秀山同志還講了劉志丹的一些往事,,尤其對志丹同志清正廉潔,一塵不染,,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的優(yōu)良作風(fēng)推崇備至。
張秀山同志在劉志丹精神和品格影響下,,在幾十年漫長的革命生涯中,,始終保持了一個紅軍老戰(zhàn)士的本色。說起來,,也許讓人難以置信,。他的一個兒子及兒媳婦在沈 陽一家工廠當(dāng)工人多年,,而且住房困難。張秀山曾在遼寧工作過較長時間,,不能說沒有“熟人”,。兒子、兒媳也希望父母能說句話,,幫他們改善一下工作和生活條 件,。張秀山同志卻語重心長地勸導(dǎo)他們,要把自己看作是老百姓的子女,,好好工作,,不要依靠父母。兒子及兒媳終于理解了父親,,便無怨言地在各自的崗位上努力工 作,,都多次被評為先進生產(chǎn)者。
在我們交談中,,張老的夫人,、78歲的程帆同志熱情地向我介紹了張老的一些事情。如,,近年來,,張老不顧年事已高,和伍修權(quán)等同志參加了《遼沈戰(zhàn)役》一書的領(lǐng) 導(dǎo)和編審工作,,這部百萬字的書稿,,張老認真、仔細地審閱了好幾遍,,以至累倒在病床上,。程帆同志還把這部已出版的、分上下兩冊裝訂的精裝本拿到會客室讓我翻閱,,而對這部浩瀚巨著,,我對為它付出心血和辛勞的作者、編審者肅然起敬,。
不覺已過去了兩個小時,,我起身告辭,張老夫婦和他們的小女兒執(zhí)意留我共進午餐,。
臨別時,,我衷心祝愿兩位老人家健康長壽。
原載1992年6月14日《鄭州晚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