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滴滴的處境是很尷尬的:C輪融資因為VC的恐慌,,并非想象的那么順利;Uber已經(jīng)準備進入中國市場,;傳統(tǒng)出租車公司對打車軟件充滿敵意,;區(qū)域性政策風險仍不可小覷。
大黃蜂則利用兩邊的競爭態(tài)勢,,拼命提高收購條件,。這嚴重的觸動了我們的神經(jīng)。一次在談判桌上,,我突然想起了八個字,,“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眼看收購價格越來越高,,我提出,與其第一或第二名去爭搶第三名,,不如一二合并,,重新奠定新的市場格局,。經(jīng)過跟程維和滴滴的其他董事商量,,我主動找到了阿里。
盡管信任的重塑是需要時間的,,但因為情感基礎和理性的戰(zhàn)略利益都還在,,所以雙方都啟動了談判。金沙江的代表,、騰訊的代表,,阿里的代表,,滴滴和快的的代表都出面了。
當時還在高盛的柳青就是在這時候了解了滴滴,,了解了程維,。在談判時,她因為跟兩邊的高層都能對上話,,所以扮演了中間人的角色,。經(jīng)過幾輪的反復溝通,雖然雙方都是有意愿的,,但因為在股份比例和管理權等問題上有分歧,,一直無法達成共識。
最終在2013年下半年,,快的并購了大黃蜂,。滴滴的C輪融資也獲得了突破,得到了中信產(chǎn)業(yè)基金的支持,,使得滴滴再次擁有了獨立發(fā)展的機會,,和快的的談判也就暫時擱置了。
和快的的這次合并談判,,一定程度上修復了我們和阿里的關系。但談判擱置后,,隨后就和它開始補貼大戰(zhàn)則有一定的偶然性,。 在2014年年初接入微信支付后,程維想做一次促銷推廣,,他最初找騰訊要幾百萬的預算,,騰訊回復說:你們的預算太少,。最終給了滴滴幾千萬,。結果補貼讓滴滴的成交量暴漲,一個禮拜里補貼已經(jīng)過億,。
數(shù)據(jù)的暴漲給了對方不小的壓力,,在我們即將停止補貼的前一天,快的和支付寶也加入戰(zhàn)局,,開始對乘客和司機進行補貼,。同時因為我們的補貼取消,形勢迅速逆轉,,滴滴的交易數(shù)據(jù)開始大幅下滑。
對方的補貼跟進后,,一天,,程維在董事會上告訴我們:“兩周以后,快的的數(shù)據(jù)可能開始超越我們,�,!边@是我們第一次聽到滴滴將被對方超越。此時我人在國外休假,,聽到這消息,所有的董事都驚呆了,。
我們再次面臨一個重大的抉擇:是否馬上跟進補貼,。所有投資人包括我,本能的反應都是極不愿意燒錢的,,沒有人希望看到我剛投資你,,很快錢就被燒光的局面。
這時候,,程維正在開發(fā)“紅包”產(chǎn)品,,更成熟、性價比更高,,他的想法是在一個月之后再進行新型的紅包補貼,。
在董事的電話會議中,我和朱嘯虎提出,,盡管是我們發(fā)動的補貼大戰(zhàn),,但是務必立即有力反擊,,如果等一個月后再反擊,,市場份額可能變成7:3,主動權將拱 手讓予對方,,滴滴有可能在市場上消失,。
我們做了一個推演:我們發(fā)起補貼時,如果快的不是六天而是一個月后才反應過來,,市場數(shù)據(jù)對比將是7:3甚至8:2,。
一旦這種局面出現(xiàn),網(wǎng)絡效應會產(chǎn)生,,乘客覺得呼叫沒有司機應答,,司機覺得平臺里沒有乘客使用,將會產(chǎn)生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結果,。這時候對手再用十倍的代 價,也未必能追上我們,,它的結局是很難拿到融資并最終出局,。反之亦然,。
很快大家就達成了一致,一定要讓騰訊繼續(xù)參與補貼,。此前的補貼全是騰訊買單,,我們后來達成的方案是騰訊和滴滴各拿50%,。騰訊高層很爽快地表態(tài):不論是一個月后補貼還是下周一補貼,,CEO做決定。程維則當機立斷:下周一開始補貼,!
接下來的局面大家都很熟悉了:對方補貼十塊,,我們十一;我們補貼十一,,對方十二的局面,。當補貼提高到十二元時,馬化騰以多年運營游戲的經(jīng)驗,,出了另一個主意:每單補貼隨機,,十塊到二十塊不等。這樣對方就完全無法跟進了,。
程維采納了這個方案,。之后價格戰(zhàn)越打越兇,根本停不下來,。直到2014年2月底,,馬 云在來往寫了文章,說打車軟件讓家人打不到車,。滴滴立即把握時機做出了積極的回應,,使得補貼大戰(zhàn)暫時告一段落,。
我要強調的是,,滴滴有一個強大的CEO程維,同時有一個非常團結的董事會,,滴滴的很多重要決策都是集體作出的,。程維不但把他的幾個VP激發(fā)得不錯,董事會成員的熱情他也調動得也很好,。
不夸張的說,,滴滴的團隊沒有一天是平靜的,滴滴的董事會沒有超過一個禮拜是平靜的——不是競爭出狀況,,政策有風險,,就是開打價格戰(zhàn),兩三年來沒消停過,。用我們的話形容是“來不及喘氣,,天天都是高潮”,。
滴滴成立后我們只開過一次正式的董事會,但其實天天都在碰頭,,隨時都可能開 會,。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的創(chuàng)業(yè)如履薄冰,要求的反應速度比我想象的還要快,。 如何評價打車軟件行業(yè)這場轟轟烈烈的補貼大戰(zhàn),?必須承認,打車軟件滲透率大幅提升源于補貼,,騰訊和阿里兩家公司的移動支付推動起來也大大受益于此,。移 動支付極大的優(yōu)化了出租車領域的效率,司機和乘客都很受益,。
補貼對于引導和教育市場是絕對有價值的,,但在市場教育完之后,還繼續(xù)進行巨額補貼,,這是不理性 的,,很多時候是由于囚徒困境導致很難停下來。 補貼大戰(zhàn)進行的同時,,有一天,,程維打電話告訴我,他想要挖柳青過來,。我當時狠狠的吃了一驚,。
這兩三年來,我對我投資或者孵化的CEO們講的最多的一段話就是:“一定要持續(xù)的找更牛的人,,最初你們都是帶一幫一線人員打仗,,很快你帶的將是經(jīng)理、總監(jiān),、副總裁,。看你的領導力水平最核心的是看你能領導誰,,誰愿意跟你混,。”
雖然我也覺得程維是個沒有給自己設限的CEO,,但敢挖柳青,,還是超出我的預料,程維太敢想了,。
他們密切接觸了十來天,,如同熱戀一般,不夸張的說每天超過16個小時在交流,,柳青和程維的家人,、同事聊天,,把滴滴翻了個底朝天。 程維告訴我,,柳青賭的不是 錢,,是把整個人賭進來了,她做的背景調查絕對超過所有的投資機構,。
柳青的這個決定肯定讓所有人都大跌眼鏡,,我所知道的是,她的家人對于她加入滴滴心情矛盾,,出于理性和尊重的支持與出于情感的心疼都兼而有之,。 柳青決定加盟之前給我打過一個電話,聊了一次,,我說:“你那么多年的投行經(jīng)歷,,好比一個空心蘿卜,因為你沒有實操經(jīng)驗,;如果加盟滴滴,,空心蘿卜會變成實心蘿卜�,!�
在我看來,,她和程維商量站在一起的時候,肯定是要打造一個數(shù)百億美金的公司,,否則對不起他們的代價,。
要我評價,柳青和程維在業(yè)務上就是一對絕配,。什么是絕配,? 價值觀相同、能力互補,,就是絕配,,就像馬云和蔡崇信是絕配、馬化騰和劉熾平也是絕配一樣,。程維,、 柳青兩個人都極為聰明,,有正氣,,做事都拼命。
程維草根出身,,從底層的銷售一步步成長,,他對市場的敏銳度、深入一線的執(zhí)行能力是柳青所需要的,;柳青出身名門,,有大家風范,,她的人脈資源、國際視野,、在資本市場里呼風喚雨的能力,,又是程維需要的,因此他們這個組合很快見到了化學反應和疊加效應,。
柳青為滴滴付出很多,,我講一個例子:她的孩子以前是讀寄宿學校,周末回家,。但公司周末要開會,,見不到孩子,她就把孩子從寄宿學校轉學到公立學校,,每天晚 上可以回家看到孩子,。
但沒想到,滴滴每天晚上開會也開到很晚,,經(jīng)常到十一二點,。滴滴團隊后來竟想出來這樣一個“變態(tài)”的方案:每天晚上先讓柳青晚上九點下班,回去哄孩子睡覺,,十一點再在她家樓下開會,。
這就是滴滴團隊拼的程度,這就是滴滴能贏的原因,。不僅是她,,整個團隊都很拼命。
比如補貼大戰(zhàn)的時候,,因為服務器宕機,,技術團隊曾經(jīng)五天五夜不下樓,大家形容當時CTO張博的狀態(tài)“整個人都是恍惚的”,,還有一名工程師家里老婆生小孩了都沒有來得及去醫(yī)院陪護,。
柳青加盟后,給公司帶來了直接的變化,。
記得去年我們D輪融資拿到DST一億美金之后,,DST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兼總裁尤里·米爾納(Yuri Milner)曾經(jīng)來到滴滴,說了三句話:“第一,、Uber要滅了你們,;第二、如果要活命,,只有一個辦法,,和快的合并;第三、合并后我可以再給你們十億美金,。”
在現(xiàn)場,,我感覺這個家伙是個有大智慧的人,但同時我們也傳遞了顧慮,,因為此前兩家公司曾試圖合并,,但失敗了,這時候公司上下沒人相信合并是可行的,。我們擔 心他低估了合并的難度,,因此做好了繼續(xù)打大仗的準備,計劃融一大筆錢,。
柳青的優(yōu)勢通過這次融資充分發(fā)揮出來了,。她在和程維的配合下主導了滴滴F輪的近7億美元的融資,這也是中國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史上最大一筆融資之一,。快的也不示弱,,去年年底融了跟我們相同數(shù)量的錢。
融資后,,形勢起了些微妙的變化,。是繼續(xù)火拼,還是握手言和,,共同面對其他的競爭者,,雙方開始認真進行更有誠意的溝通。 阿里和騰訊的態(tài)度也都變得更加開放,, 盡管戰(zhàn)略訴求不同,,但是開放的姿態(tài)和心態(tài)使得合并有可能發(fā)生。雙方的管理團隊有了更加默契的分工,,財務投資人當然都樂見其成,。
大家不約而同地選擇了中國互 聯(lián)網(wǎng)界最棒的“紅娘”、華興資本創(chuàng)始人包凡做中間人,,開始了不間斷的正式談判,。
在一個基本框架下,戰(zhàn)略股東的協(xié)調難度肯定是最大的,,中間有過幾次反復,,柳青承擔了很重要的斡旋角色,兩個CEO也一起喝了不少酒,。
可想而知,,幾乎所 有人都做出了讓步,才有了今天的談判結果,。至于董事席位,,因為財務投資的股份也占非常大的比重,,財務投資人的董事席位沒有誰是僅僅代表自己,,應該是代表了所有財務股東,。
滴滴和快的合并后的公司,是個更加獨立發(fā)展的公司,,所有的股東,,包括戰(zhàn)略股東也都對新公司寄予很高的期望和祝福。
市場競爭遠遠沒有結束,,我們因為共同的敵人走到了一起,,Uber、易到仍是活躍的競爭者,,新的傳統(tǒng)租車巨頭也會擠進這個領域,,移動出行是個非常廣泛的領域,“美好出行”的征途才剛剛起步,。
關于更多的合并細節(jié)和未來業(yè)務梳理等等,,我知道的信息不多,也不便透露,,但有一點是確定無疑的:交通出行是個大市場,,還有很多的創(chuàng)新點和機會,滴滴和快的合并后的新公司將是這個市場里最重要的參與者之一,。
至于滴滴和程維能有今天,,我覺得最根本的還是得益于他學習能力強,進步速度快,。你的想法告訴他,,下一次他能說得比你更好、更透,。 高瓴資本的管理合伙人 張磊曾經(jīng)這樣側面評價過程維:“每一個季度見他,,他的進步都非常之大,這樣的人,,你說不投還能怎么辦,,必須得投啊。” 我和程維一起相處有8年,,除了學習能力強,,他的特點還有聰明、執(zhí)行力一流,、口才出眾,。他對團隊的領導和掌控能力也很強,A輪融資前,,因為資金緊張,,公司招聘員工的時候不管之前工資是一萬還是兩萬,當時加入,工資只能給五千塊,。
如果你是沖著高薪水來,,不相信移動改變出行的夢想,那就不要加入,。即使是這樣的條件,,他還是能穩(wěn)得住軍心,這是很考驗賣夢想的能力的,。 滴滴在經(jīng)歷幾輪補貼大戰(zhàn)以后,,盡管補貼出去了大把的錢,但是用于團隊和公司本身,,比如采購桌椅這樣的事情,,還是能省則省。滴滴今天的手筆比以前大,,隊伍擴張也更快,,對于內部可能的腐敗,他仍保持著高度的警惕,。
三年的時間,,程維已經(jīng)迅速地從一個BD經(jīng)理成長為眼光獨到,能納賢用人,,能應對復雜局面的年輕CEO,。 不但能驅動龐大的團隊,還能協(xié)調各大股東的關系,,把董事團結在他的周圍,,讓大家都愿意為公司出力。走到今天,,他仍能保持冷靜獨立思考,,還時不時的自我調侃:“我們是被催熟的,樣子有點胖,,可能是水腫,。”
隨著公司的壯大,我們的角色分工有了少許的變化,。如果滴滴是一輛車,,我以前和其他執(zhí)行董事是坐在副駕駛的位置上,現(xiàn)在把位置交給柳青,,但我們仍在后座,。
公司持續(xù)的有新的董事加入進來,給予程維幫助,,越來越多的牛人包括極有名望的人加入董事會,,對滴滴是最大的好事,。
早期,金沙江的朱嘯虎,、騰訊產(chǎn)業(yè)基金的彭志堅以及中信產(chǎn)業(yè)基金的吳敬陽對公司有很大的貢獻,,直到今天也一如既往地出謀劃策。
此后柳青來了,,程維的副駕駛多了一個可以實時在現(xiàn)場對話的人,,效率更高,。 今天的董事會里除了Dexter(快的CEO呂傳偉)和David Su(經(jīng)緯管理合伙人徐傳陞),,又出現(xiàn)了彭蕾和劉熾平這樣的人物,無疑會有助于把公司的業(yè)務和管理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但這輛車的駕駛員始終是程維和Dexter,,最后的方向仍由他們掌握。我們自始至終能做的就是提醒,,碰到了危險,,嗓門會大一點。 他們愿意聽,,自然會調整,。如果我們喊的聲音再大,他們卻沒聽進去,,那也只能認了,,因為這就是游戲規(guī)則。
“坐到后座”,,我的心情是什么,?這就是一個天使投資人必須要面對的事情。早期投資人都將面對一開始對公司影響力很大,,到后期對公司價值逐步下降的事實,。
做天使投資就像放風箏,你曾經(jīng)緊緊攥著手中的線,,漸漸風箏越飛越高,,讓你越來越看不懂。這是好事,,如果它一直在你眼前,,甚至就在腳底下,反而是失敗,,說明公司沒做大,,CEO成長得太慢。
要我形容和滴滴一路走來的這個過程就是互相依托,,相互成全,。三年前局外人會評價,,程維遇到我是他的運氣;但在今天我必須得承認,,能遇到他,,是我的福氣。(來源:福布斯中文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