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積分
- 4111
- 經(jīng)驗
- 點
- 威望
- 點
- 金錢
- 兩
- 魅力
- 點
- 金幣
- 元
- 性別
- 保密
- 在線時間
- 小時
- 注冊時間
- 2014-1-9
- 最后登錄
- 1970-1-1
|
馬上注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社區(qū),。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點這里注冊
x
本帖最后由 故鄉(xiāng)的海風 于 2018-10-8 17:23 編輯
29e0dda6e41449db9eaefbfa3b5032e3.gif (1.01 MB, 下載次數(shù): 11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10-8 17:16 上傳
如果你不懂得復盤,,
那么你的努力除了感動自己,,
毫無價值。
作者:Juno
之前看到網(wǎng)上一個段子:
在一個公司里,,老板最應該開除什么樣的員工?
第一種是不聰明不努力的員工,,
第二種是不聰明但努力的員工,,
第三種是聰明但不努力的員工,
第四種是聰明且努力的員工,。
可能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不聰明不努力的員工,。
但答案其實是:不聰明但努力的員工,。
仔細一想就會明白,第一種不聰明不努力的員工頂多是不給企業(yè)創(chuàng)造價值,,但至少做得少犯錯也少,,最害怕的就是不聰明還努力的員工,一天到晚瞎忙,,關鍵是不僅不能創(chuàng)造價值,,還經(jīng)常會把事情搞砸,。
其實,在工作中也會有不少這樣的人:
做事不講方法,,拿到手上就開做,別人半個小時搞定的事情,,他用半天都沒搞定;
在同樣的坑里跌倒過幾次,,新的錯誤不停,舊的錯誤也沒改,;
除了從新員工熬成了老員工,經(jīng)驗技能毫無長進......
他們以為工作中努力就可以升職加薪,,但結果往往事與愿違,,如果你身邊也有人表現(xiàn)出以上的特質,那可能不是他不努力,,只是他缺少復盤力,。
什么是復盤?
復盤其實是個圍棋術語,,在圍棋比賽結束后,棋手往往會對之前的對局進行一次復盤,,在腦海中或者棋盤上將棋子重新擺放好,,思考對方的路數(shù)還有自己的破法。
一個一年下2000次棋的棋手,,和一年只下200次棋但每次下完后會花更多時間進行復盤的棋手,,誰的成長更快?
答案肯定是后者,。
前者努力的方式更像是業(yè)余棋手,,盲目練習,,用了很多力氣但是沒有效果,而后者更像是專業(yè)棋手,,懂得刻意練習,,事半功倍。
而復盤就是棋手提高自己棋藝水平的刻意練習方法,,比起每天只知道和對手下棋的人,懂得復盤的棋手能夠更快速地成長,。
工作和下棋一樣,,也需要刻意練習。
柳傳志首次將復盤引入了工作中,,他有一套自己復盤的方法,,叫做PDF環(huán),
P代表Preview,,指沙盤推演:在做事之前,,把這件事情在腦海中預演一遍;
D代表Do,,指做的過程:因為有了預演,,所以能夠胸有成竹地做事;
F代表FuPan,,指復盤:把整件事再在事后復盤,,對比目標和結果,看看是否有更優(yōu)化的方案,。
我在此基礎上加以簡練,,所謂的復盤其實就是事前預估、事中偷懶,、事后反饋,。
事實上,復盤就是職場人實現(xiàn)進階的刻意練習,,一個懂得復盤的人就擁有成長復利,,在工作、生活中的快速迭代,。
如何復盤,?
復盤具體怎么用?
工作中,,有的人會發(fā)現(xiàn)自己大部分時間做的應急式工作,,也就說都是緊急而不重要的事情,回郵件,、回復后臺消息,、整理運營數(shù)據(jù),、給某個同事發(fā)資料、完成領導交代的任務......
你要是問他,,哪件事情可以延遲做,、哪件事情可以舍棄不做、哪些事情可以標準化,,他可能從來都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一個任務到來,他習慣的是拿到手上就開始做,,中途如果有其他事情插起來,,他又會停止手頭的事情,去忙新來的任務,。
當你問他要結果,,對方往往兩手一攤,說我很忙啊,,好多工作,,但是都沒做完......所以,他們工作的時候看起來很忙,,卻不出活,。
聰明地做事和埋頭做事之間差的就是復盤。
1.事前預估
在下棋的時候,,棋手往往會在腦海中提前預演,,如果自己下某步棋,對手可能會做出什么樣的反應,,甚至能夠提前預想到5,、6步之后可能出現(xiàn)的局面,從而將棋子落在對自己最有利的地方,。
在《策略思維》中提供了一種行動方法——向前展望,,倒后推理,即在你做出行動之前,,在腦海中推導自己如果采取某種行動,,會導致什么樣的后果,再根據(jù)想要達成的結果,,調整自己將要采取的行動,。
在工作中也是如此,懂得復盤的人做事之前總是提前想一步甚至幾步,。
同樣是領導交代的任務,,有的人什么都不問就埋頭開始做了,而有的人會問清楚,這個東西用來干什么的,?大概什么時候要,?確定老板的期望和想要達成的效果之后,才采取行動,。
如果領導交代的任務是讓你做一份ppt,,前者因為根本不知道ppt用來做什么的,也沒提前預估做ppt可能會用到的時間,,結果做到一半才發(fā)現(xiàn)根本完成不了,,結果第二天馬馬虎虎發(fā)給領導,然后領導發(fā)現(xiàn)ppt根本就不能用,。
而后者因為知道這個ppt是明天見客戶提案用的,,那么你就可以知道這個任務不僅重要而且緊急,預估自己一個人可能完成不了,,就會請上司給自己多派一個人,大家分工合作,,結果當天晚上就交到領導手里,,然后再根據(jù)上司的建議進行修改完善。
有的時候,,無用功和有用功之間差的可能就是幾個問題,。在做事之前預估可能遇到的問題、確定領導的期望和想要達成的效果可能會讓你少做很多無用功,。
|
|